您所在的位置: 长寿文明网 > 长寿好人榜
谭其军
来源:      发表时间:2020-05-26

 

 

 

 

 

 

  

  今年34岁的谭其军,是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也是区文旅委一名年轻干部。

  2018年8月,谭其军肩负重任,来到云集镇大同村开启扶贫之旅。短短两年时间,大同村旧貌换新颜:云丛路顺利建成,产业发展有了新“出路”;农村电商应运而生,土鸡蛋等农产品卖到全国;巧借竹林资源,发展起竹编产业……

  谭其军到大同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原则,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了成绩,赢得了好评。

肩负使命,泪别家庭赴基层

  “妈妈,我要听你讲故事。”“好,今天讲阿凡提的故事。”2018年8月以前,谭其军在区文旅委干着人事科科长的工作,每天下班回家都能陪陪孩子。两个孩子聪明可爱,每天缠着她玩游戏、讲故事,还总会带着渴望的表情问她:“妈妈,爸爸去哪里了?爸爸能回来陪我们一起玩游戏吗?”

  原来,谭其军的丈夫接受组织安排,长期在沿海地区驻点,负责招商工作,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一家人团聚时间少得可怜。还在上幼儿园的两个孩子,生活、教育都特别依赖谭其军。

  然而,2018年8月,谭其军和领导的一次谈话却改变了这一现状。

  “中共党员,年轻人,有学历有能力,扶贫工作很需要你,一定要在大同村干出成绩,不要让组织失望。”领导的话语重心长,满怀希望。

  “到基层去我不怕,但是我的孩子怎么办?”谭其军有点措手不及,她知道要想干好工作,每天必须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孩子父亲不在家,现在每天又要见不到妈妈,他们得多可怜。

  一边是组织信任和重要使命,一边是家庭重任和现实困难。正当谭其军犯难,犹豫不决时,母亲看出了她的难处,对她说:“去吧,孩子就放心交给我。”

  有了家人的支持,谭其军多了些底气。她知道,2020年要让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而她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责无旁贷。

  几天后,谭其军带着大包小包行囊,刚走出门,两个孩子一前一后地就追出来,又哭又喊:“妈妈,你去哪儿?今天晚上谁陪我们看书玩游戏呀?我不要你走。”

  看着孩子们泪痕满满的小脸,谭其军强忍着眼泪,出发了。

翻山越岭,拔除穷根谋出路

  谭其军到大同村任第一书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遍访”。她说要啃下这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就一定要把握“精准”二字,只有全面摸清村情,深入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扶贫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谭其军带着队员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走访。起初,村民不认可她,不愿和她多搭话,谭其军就主动帮村民卖鸡蛋、做清洁,拉近距离。一天下来,在大家都躲在家里吹空调的时候,她的微信运动显示有好几万步。

  就这样每天吃住在村,在最艰苦的条件下熬过了夏天,她对大同村也有了基本了解。大同村位于长寿东山之上,是长寿区最偏远的村之一,交通闭塞、山高坡陡,村里的柑橘、南瓜、榨菜等经济作物,因交通不畅,基本全靠肩挑背扛。收获时节,采摘运输不及时,常常烂在地里。

  “先修路!”谭其军提出这一想法时,村民举双手赞同。但是当修路需要占田占地时,却有人跳出来反对了,各有各的小心思。

  每天,谭其军和队员天一亮就到农户家做工作:今天给占田地的农户解决置换闲置土地,明天又给要砍几棵树的农户讲道理……凡是对修路有意见的,她就挨家挨户上门化解。

  2019年初,经过艰难努力,一条宽阔的云丛路穿境而过,村里的对外通道由烂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各湾组道路也全部新修或硬化,四通八达的公路不仅让山与山之间的距离短了,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谭其军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家也渐渐认可了这个城里来的女干部,有啥烦恼和困难,都主动找她求助。

深耕两年,因村施策产业兴

  陡坡、高山、荒土、留守的老人和门口的大黄狗……2018年8月,谭其军顶着烈日走进大同村时,这是村庄给她留下的第一印象。

  要实现整村脱贫,就要树立典型,激发大家脱贫信心。谭其军走访时了解到,今年30多岁的村民余琴,因丈夫身患重病致贫,自己要照顾家人,又没啥技术,脱贫无望。“如果余琴都脱贫了,大家还不相信自己能脱贫吗?”带着“希望”,谭其军多次找到余琴,提振她的脱贫信心,引导她养殖土鸡,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则负责帮她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并寻求技术指导,就这样,余琴一步步扩大养殖规模到400余只,走上了“鸡生蛋、蛋孵鸡”的循环发展之路,卖土鸡蛋、鸡苗的收入一年上万元。

  “余琴年轻能干,以后就算没有驻村工作队,她也能带着村民一起干。”为了变“输血”为“造血”,谭其军依托村上的益农信息社做起了电商,自掏腰包为大同村土鸡蛋及农副产品做包装和宣传,并带着余琴外出学习电商技术,将余琴培养成村上的电商专家,一年带动全村村民通过电商销售土鸡蛋7万余枚、血脐40多吨、大米6000多斤、土鸡土鸭上千只,平均月销售额2万余元。

  农村电商带动脱贫了一批,村上的老弱妇孺不会搞养殖怎么办?走访中,谭其军发现大同村竹资源丰富,但一直闲置,为盘活资源,谭其军多方联系,2019年5月带着村民到长寿古镇“巧娘编织坊”考察竹编工艺,之后立即回村开办竹编培训班,吸引40多个贫困户参加。通过竹编培训,带动王召荣等贫困户到竹编企业就业,帮助汤国华、杨胜全等贫困户接到600余个竹编产品订单。现在,村上竹编技术娴熟的,每月可增收1500元以上。

  谭其军到大同村工作两年以来,该村不仅脱了贫、摘了帽,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谭其军说,看着大同村一步步摆脱贫困,无比欣慰。她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绽放青春之花,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记者 徐熙孟

中共长寿区委宣传部 主办 | 地址:重庆市长寿区行政中心
邮编:401220 电话:023-40246099 工作邮箱:1984272160@qq.com
copyright (c) 2015 重庆市长寿区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