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长寿文明网 > 长寿文脉
你不了解的湘子山,这里是韩湘子下棋的地方?
来源:      发表时间:2018-12-10

  距长寿湖大坝南约一公里,有“湘子遗石”——湘子山。

  湘子山,因传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曾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又说是因韩湘子去终南山修道,路过此地而得名。其山高耸在一山岗上,全长不过数百米,由三部分石寨或石堡呈东、西走向组成。东、西两侧均为石垒的山寨,中段由三墩巨石天然有趣排列而成。三部分之间,相距不过数十米,却泾渭分明,互不联系。

  爬上山岗,沿一山路行走数十米,便是湘子山的东寨(又称“小寨”)。寨上设有寨门。寨门由两侧石栏和一呈圆弧形的石门方砌成。门高约2米,宽约1米。寨门两侧石栏上,镌刻有阴刻门联一副。上联:谋深何用提霜剑;下联:地险自能勇士心。横联:大观。进寨门右行复有一石拱内门。进内门沿石级而上,来到寨顶。寨顶仅数十平方米,却视野开阔,远山近野,一览无余。

  距东寨数十米,是湘子山的中段。中段,由三墩巨石巧妙排列而成,是湘子山最精彩的地段。从不同的角度远远望去,这三墩巨石的排列形状,恰似一头睡卧的骆驼,又像一只昂头爬行的乌龟,还像一匹奔驰的骏马。骆驼(或乌龟、骏马)的头部,由数墩断裂的石头相叠而成,高约20余米,倾斜而立。乍看起来,似乎摇摇欲坠。有趣的是,在其最高处的一墩巨石上,竟然生长着数株约数米高的古柏,苍翠挺立,迎风摇曳。骆驼(或乌龟、骏马)的身部是一墩擎天而起的整形巨石。尾部的石头较矮小,紧靠在身部的巨石边。三墩巨石的排列惟妙惟肖,天然有趣,形象逼真。

  三墩巨石的排列为何如此天然有趣?说来还有一则奇妙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这三墩巨石原来是一个整体。韩湘子在此修道时,常约请他的好友、“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此巨石上下棋,故此石亦称“棋盘石”。一次,韩湘子下输了棋,一气之下,拔出宝剑,向棋盘石砍去,从此,棋盘石被斩成了三墩巨石。于是,便有了这奇妙有趣的排列,亦便有了“湘子遗石”的美妙景色。

  离“湘子遗石”向西数十米,是湘子山的西寨(又称“大寨”)。西寨比东寨略大,头大尾小,呈蝌蚪状。头部处宽约20米,尾部窄处仅1米许。沿头部正中,凿有一石门。石门内石壁上,刻有韩湘子神像,高约1米。前有石盘,依石壁偏椽复瓦,建有小祠遮护神像(已毁)。从石门修有石级依山势蜿蜒而下,直抵山脚。其状有如一弯曲的大象鼻子,故人称“象鼻子”。

  湘子山腰,原建有寺庙“文昌宫”,宫内供有“文昌夫子”神像。文昌宫是供奉圣人孔夫子的寺庙。与众不同的是,其它寺庙皆以“暮鼓晨钟”敲击,以示时辰或昭示神灵。唯此文昌宫,傍晚不是击鼓,而是敲钟,而且每晚敲钟两次。原因是:湘子山形如奔驰的骏马,而马颈皆系有发声的响铃。不击鼓而敲钟,即应了骏马奔驰所发出的马铃响声。故文昌宫有“金石摇铃”一说。还有趣的是:僧人敲钟时,要高声念唱偈文,每念唱一句,末字不念。以敲钟替代。其念唱的偈文为: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

  上通天堂,下彻地(府)。

  善男信女,耆老名(儒),

  愿宁福寿,永臻喜(禄)。

  日月星辰,五风十(雨),

  各循正轨,弥灾降(福)。

  鸣钟祈祷,万望眷(顾)。

  惜文昌宫已被损毁,今不复存在。

  湘子山,还有一“石缝漏米”的传说。称以前,湘子山旁住有一户人家,虽事亲至孝,但家贫如洗。一日,家里断炊,告货无门,家人欲跳岩自尽。此事被在湘子山修道的韩湘子知道,韩湘子念其可怜,便令山中一石缝流出白米,以解其家人断炊之饥。家人见状,喜出望外,急忙将石缝流出之米,装回家中煮食,致使全家得救。谁知,此人十分贪心,见石缝狭小,流米缓慢,便找来铁钻凿宽。哪知凿宽石缝,白米反而不流出一粒,此人因此后悔莫及。消息传开,众人方知韩湘子神通广大,且漏米济贫,愈加赞赏尊敬。区委党研室 高振声/供稿 记者 袁颖/整理

中共长寿区委宣传部 主办 | 地址:重庆市长寿区行政中心
邮编:401220 电话:023-40246099 工作邮箱:1984272160@qq.com
copyright (c) 2015 重庆市长寿区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