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乡村文明新篇章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已经成为困扰部分地区社会生活的顽疾。这些陋习不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导致“娶不起”“嫁不起”,更引发了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乡村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些现实难题,必须聚焦重点和难点,坚决破除陈规陋习,培育和弘扬向善向上的文明新风。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既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现实需求。要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认识到高价彩礼和攀比之风的危害,倡导简朴、健康、文明的婚俗观念,营造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同时,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树立文明婚礼的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群众自觉摒弃陋习。
在政策层面,应完善相关法规和指导意见,形成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出台具体措施,如倡导婚礼简办、规范彩礼标准、引导婚俗改革等,推动婚俗文明化进程,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此外,应加强对陋习行为的监督和惩戒,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文明乡风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家风传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优良的家风能够引导家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攀比攀礼的不良风气。通过弘扬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的家庭传统,形成文明乡风的坚实基础。
为婚事“减负”,为文明“加分”,不仅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文明工程。它有助于缓解农村经济压力,改善社会风气,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文明力量。只有真正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文明新风,才能让新时代的乡村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婚俗,打造幸福美满、和谐安康的乡村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