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   主办
首页 > 聚焦重庆 > 正文

黔江:“有声”宣传散发的神奇魔力

来源:
字号:
[小]
[大]
【打印】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老乡们好,杉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又来啰……”每天,黔江区杉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村村通广播都会如期而至。听广播,已经成了杉岭乡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陈朝禄在“陈喇叭工作室”开始播音

  “陈喇叭”又回来了

  “陈喇叭开始了,陈喇叭开始了,今天又有啥子新闻趣事哟。”村民口中的陈喇叭,指的是杉岭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陈朝禄。由于他在杉岭乡工作多年,一直负责乡里的村村通广播,时间久了就叫出了“陈喇叭”的绰号。但以前,群众对陈喇叭并不“感冒”。苦竹村1组村民罗珍祥回忆到,“以前那个广播,就是转点新闻、发点通知,不爱听也听不懂!而且手机、网络普遍得很,随时都可以看新闻。”由于群众的不感冒,加上陈朝禄日常工作事务繁忙,久而久之,广播就真的沦为转新闻、发通知的机器了。

  但如今,每当陈喇叭响起,不少忙碌的村民还会停下手中的活儿,竖起耳朵认真听,因为现在的陈喇叭是名副其实的陈喇叭。按照黔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安排部署,杉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转变工作思路,决定用活用好广播资源,深入研究掌握理论政策重点、社会活动热点、群众关注焦点以及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政策方针,通过语言通俗化、内容简单化、道理浅显化、故事趣味化的方式输出,让乡亲们听得懂、喜欢听、能接受。大家熟悉的“陈喇叭”又回来了,变得更加亲切有趣,成了当地政府政策宣传的“好帮手”、科技常识的“百事通”、精神供给的“营养舱”,用一个个小喇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陈朝禄对大喇叭进行检修维护

  成立陈喇叭工作室

  “陈喇叭”越来越受群众的欢迎,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播音室。村民哪天听不到他的声音就感觉像少了什么一样,还会专门打电话来问问情况。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杉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借此成立“陈喇叭工作室”,开创了《党史上的今天 黔江》《科技农家》《普法园地》《健康之声》《平安之声》等专题栏目,每个工作日分别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定点准时开播,时长约半小时,错开学生早读课时间,年均播放时长达200多小时。

  老百姓是越听越有趣,但人手不足成了摆在陈朝禄面前的一大难题。眼看近段时间志愿服务活动搞得火热,陈朝禄深受启发,“广播+志愿服务”的形式,邀请辖区的德馨乡贤、老党员、脱贫典型、产业大户、最美家庭等身边榜样作为工作室的“常驻嘉宾”。在他的带领下,大家自发组建了一支“陈喇叭工作室”志愿服务小队,为持续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贡献力量。

  当上“陈喇叭工作室”的小广播员,也成了乡里留守儿童的心愿。孩子们争先恐后,自发地练习发音、朗诵课文、学习知识。“有了这个工作室,娃儿们都变得活泼开朗了,一天也不嚷着要耍手机了说起孙女最近的变化,村民李绍素都乐开了花

  传统广播玩出新花样

  “现在这个广播好哦,把我们照顾到起了,我们这些老年人不识几个字,智能手机又不会弄,现在我就爱听每天的《健康之声》栏目,晓得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科学饮食后身体都更健康了。”杉岭乡杉岭社区的刘大爷说起村村通广播的转变直竖起大拇指。

  发生这样的变化得益于黔江区在2019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杉岭乡成立文明实践所后,在传播形式、生产内容、方式方法上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着力构建“广播+志愿服务”“广播+文艺”“广播+民俗”“广播+先进典型”等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广播传播速度快、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投资成本低等优势特点,筑牢基层农村舆论宣传阵地。

  目前,该乡“村村通”广播现有33个播音点、128个喇叭,覆盖全乡31个村(居)民小组,在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股无形而充满神奇魔力的“有声”宣传,让杉岭这片广袤的土地焕发着生机活力。

  (通讯员 杨靓)

责任编辑:cq_zhen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