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精神文明建设2024年第16期(总第1401期)
【“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专题】
沙坪坝区: “护航青春”激发青年奋斗活力
沙坪坝区积极实施“护航青春”专项行动,从培育人、凝聚人、服务人、成就人等四个维度入手,打造适宜青年学习、社交、成家、立业的平台环境,激发青年群体积极向上、奋斗有为。
以“培育人”为核心,夯实青年奋进之基。一是在宣讲“培志”中凝心聚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组建红岩宣讲团、8090 宣讲队等 61 支,打造“沙磁宣讲荟”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开展文明实践“六讲”“榜样面对面”“红岩大课堂”宣讲活动 843 场次,引导青年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实践“培才”中知行并进。实施“青春红岩”实践项目,组建“城市改造师”“城市啄木鸟”“乡村星创客”“沙磁推荐官”等文明实践队伍,联动重庆大学等属地高校打造一体化联盟,引导 1600 余名青年学子参与城市更新、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文化推广等。三是在强技“培能”中精进本领。开设青
年夜校、职工夜校等多元化青年学习平台,推出“青春训练营”直播课堂,线上线下联动开展互联网营销、花艺、烹饪、流行声乐等 13 类培训课程,为青年充电赋能。
以“凝聚人”为纽带,拓宽青年社交视野。一是组建“在身边”成长社群。以学缘、地缘、趣缘、业缘为纽带,绘制青年社团地图,组建青年成长社群 223 个,为青年提供思想碰撞、经验共享、共同进步平台。培育区级精品社团“青春合唱团”,录制《花开的声音》《青春舞曲》等 MV,全网播放量超 18 万+,集中展示、常态化演绎青年社团风采。二是构筑“家门口”社交场景。聚焦文创街区、动漫基地、商圈等青年集中区域,布局“红岩城市书房”等青年社交场景 100 余个,打造集青春记忆、国潮非遗、跳蚤集市、亲子畅游、VR 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青年发展型街区 3 个,打造青年友好场馆 2 个,培育“奇遇集市”等青年
消费新业态。三是深化“在心间”心理关怀。完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设,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灵成长驿站,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调节心态、释放压力,受益青年超 5000 人次;依托 12355 服务热线、“萤火虫”心理援助社工组织,开设 24 小时电话咨询和微信援助,累计提供心理指导 100 余人次。
以“服务人”为理念,培育青年健康婚恋观。一是创新婚俗风尚服务。深化磁器口婚俗改革文明实践点建设,邀请“全国道德模范”等“沙磁榜样”担任结婚登记“特邀颁证师”,在“520”、七夕节、国庆节等举办“青春之城”集体婚礼、“情定磁处”户外颁证仪式、最美颁证员业务技能竞赛等,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婚俗文化。二是升级婚育指导服务。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婚育服务体系,组织 43 户商家在景区、商圈成立“囍爱联盟”,为青年提供结婚登记定制服务;开展“幸福人生 红岩嫁校”活动 10 余场次,为 500 余对新婚夫妻提供婚姻、家庭关系指导。三是聚焦亲子关爱服务。依托“爱心妈咪小屋”,为 300 余名孕期、产期、哺乳期青年女职工提供健康知识交流、亲子教育等服务;实施“青仔益起来”假期托护公益项目,每年提供托护班托位 1500 余个,解决青年职工家庭假期子女看护难题。
以“成就人”为目标,助推青年宜业宜居。一是搭建成长平台。联合成都市成华区打造环成渝青年协同创新中心,依托五云湖科创社区、青凤高科孵化中心搭建“沙磁科创合伙人”“大学客联盟”“三创联合会”等平台,实施“师兄师姐帮扶就业”“毕业季红岩社工”等项目,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 5.3 万余个。开展青年创业融资政策宣讲活动,推出“乡村振兴青年贷”“青锋计划”等低息贷款,发放青年创业担保贷款 2514 万元。二是营造成才环境。推行“社区青春行动”,打造青年主题公园 1 个,新建社区健身点 10 个;满足产业园、创业园青年通勤需求,新增1 条、优化 10 余条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站点设置。三是铺就成功之路。实施青年建言资政行动,邀请优秀青年代表参加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在沙磁荟 APP 开通“青年之声”专栏,收集青年意见、吸纳青年呼声;组建 3 支红岩攻坚队,推动青年党员投身到城市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任务中,提升青年在城市发展中的参与度。
巴南区: “幸福邻里”共筑文明和谐家园
巴南区创新打造“幸福邻里”小区品牌,将小区建设成为群众喜爱的“思想加油站、健身游乐场、文化俱乐部、小区大客厅”,将“陌生人”转换为“老熟人”,有效解决邻里相见不相识、关系冷漠等问题,进一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与人为善。创建思想“加油站”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点、黄桷树下院坝等场所建立“名嘴讲堂”“百姓大讲堂”“小区合伙人”课堂等群众宣讲阵地,打造小区居民楼下的“思想加油站”。整合社区科普大学、每月党支部学习等资源,组建“红烛”讲师团为社区居民授课,内容覆盖理论政策宣讲、智能手机教学、养生健身知识、反诈防骗知识、消防安全常识等,让社区居民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组建“社区合伙人”队伍,吸纳有特长的热心退休老人加入,举办烹饪、手工、编织等技能分享和家庭矛盾化解、小区趣事等故事分享,开展活动 3348 场,
丰富小区老年群体生活。搭建健身“游艺场” ,引导市民文明健康生活。整合小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儿童游乐等场地资源,设立“健身游乐场”。组建彩带龙、红手绢、乒乓球、太极等健身文明实践队伍,组织和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健身活动。结合“全民健身日”“我们的节日”等时间节点,举行广场舞、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篮球等比赛和展演,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为小区邻里提供交流沟通“舞台”,拓展邻里间“朋友圈”。建立文化“俱乐部” ,提升居民快乐生活指数。将小区中庭院坝等场地打造成居民身边的“文化俱乐部”,吸纳文艺爱好者组建“后青春”文艺志愿服务队、舞蹈队等共计 1100 余支,围绕舞蹈、声乐、乐器等开展文艺教学和展演;吸纳热爱手工的妇女组建“巧阿姨”手工队,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居民制作手工制品,让小区居民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文化俱乐部的“主理人”。联合重庆工程学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未成年人保护两类主题,每周周末组织开展手工 DIY、亲子运动会等亲子活动,参与人数达 720 人次,推动建设和谐亲子关系小区。
打造小区“大客厅” ,促进小区邻里和谐互助。在小区长廊、楼栋入户客厅等场所设立睦邻驿站、“邻里议事厅”“居民议事角”“会客长廊”等文明实践阵地,为居民打造自家客厅外的“小区客厅”。建立小区议事会议制度,居民代表、社区民警、物业、党建联建单位、居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及调解小组等共同参与,为辖区居民提供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寻求帮助的平台,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小区”。聚焦老年群体“情
感需求”,每月为 65 周岁以上的“寿星”老人举办集体生日,已举办 370 余场。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阳台、文明楼栋、最美调解员、“五好”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评选,在小区“客厅”举办“典型聚会”,举行证书颁发仪式,交流典型事迹,让小区里的“大客厅”成为和谐邻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