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报信息 > 正文

重庆精神文明建设2025年第6期(总第1423期)

发布时间:2025-03-14 来源:
字号:
[小]
[大]
【打印】
  【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必然要求。2月25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召开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会上,市公安局、市教委、市城市管理局,江北区、南岸区、渝北区、九龙坡区、两江新区等单位和区县作了交流发言。现摘编刊发,供大家学习交流。

   

小案小事治理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精细化路径

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夯实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基层基础,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结合公安机关职能职责,突出抓好小案小事治理,有效促进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有力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强化文明行为宣传引导。线上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及时曝光不文明行为典型案例,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线下通过社区民警巡逻宣防、张贴宣传海报、开展文明宣讲活动以及交通安全评选等,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参与文明城市建设、争做文明守法市民。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共开展社会面五进宣传活动3100余场,发布各类宣传信息21800余条,重庆公安推动小案小事治理、三零文明交通创建活动等经验做法被新华社、人民网、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等2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70余次。

  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治理合力一方面,主动与城管、住建等市级部门建立重庆市养犬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消防车通道联合执法机制联席会议议事协调机制,打通综合治理第一公里,形成市级部门齐抓共管共治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基层治理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主动对接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不文明行为宣传引导、联合治理,促进广大市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狠抓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一是持续整治停车乱问题。针对停车秩序混乱、堵占消防车通道等突出问题开展城市停车秩序治理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停484万起、堵占消防车通道违停行为69913起,新增禁停黄色网格线14808平方米、视频监控50套、消防车通道电警抓拍设备102套。2024年,整治路段停车守法率达85%,较治理前提高14个百分点。二是持续解决停车难问题深入排查明确85个停车问题突出居民社区和487个堵占消防车通道问题突出小区,形成一点一图一策联动治理清单,策动城管、消防等部门以及社区、物业,优化交通组织196处,新增小微停车场41处、共享停车点4处、小区占道车位18851个,实现停车难”“停车乱能够停”“规范停转变。三是持续规范交通文明出行秩序。针对中心城区七纵八横九连接,梳理排查出285+N条严管路段,采取262个早晚高峰勤务岗点警力重点值守、64组渝警骁骑巡逻警力机动巡查、51支执法小分队动态覆盖等方式,对重点路口、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显性用警,通过文明劝导、宽严相济梯度处罚等,持续规范文明出行秩序。目前,285+N条严管路段停车守法率从之前的不足30%提升至85%以上

  狠抓治安突出问题整治。一是严打涉黄赌等违法犯罪行为破获黄赌案件1345件,打掉黄赌团伙485个,查处黄赌治安案5948件,治安处罚1.42万人次,全年110 涉黄赌警情同比下降18%。二是持续规范养犬行为。针对犬只扰民突出问题开展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投入警力14万余人次,对养犬居民逐家清理摸排,督促烈性犬、攻击性犬饲养人签订《文明养犬承诺书》,持续开展违法养犬行为劝阻、流浪犬捕捉处置,依法依规查处违规行为8396起,调解涉犬纠纷2601起,捕捉流浪犬3311只,犬只伤人及犬吠扰民重点警情同比下降9.4%。三是全力整治噪声扰民。依托市公安局110接处警系统对噪声警情进行全量分析,梳理出192个广场、28个麻将馆、126个夜市作为生活噪声重点整治区域,推动安装噪声监控设备治噪者88套,开展生活噪联合执法1251次,行政处罚272人次,噪扰民警情同比2023年下降88%,广场舞队伍满意度达95%,周边居民满意度达98%。


汇聚一体化育人合力

助推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

教委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聚焦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结合教育部门职能职责,持续擦亮红岩思政育人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一体化统筹学校育人工作。成立红岩思政教育联盟,覆盖50个成员单位,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馆校家社协同推进、课堂内外具体落实的育人格局。印发《重庆市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建成市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25个,手拉手集体备课平台12个,开设家长成长课堂9期,建设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3个,成果案例100个,有效汇聚大中小学育人合力,切实将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全市学生争做听党话、跟党走、有文明的时代新人。

  一揽子推进校园文明建设。落实文明校园六好标准,实施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深化中小学党建质量提升五双工程,培育党建双创单位138个。组建渝教星火宣讲团,开展文明创建,青年助力品牌活动,持续营造崇尚文明礼仪、践行文明行为的校园氛围。打造书香校园、科技节、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持续提升校园文化形象,建成全国文明校园24所、全市文明校园284所。

  一盘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严格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指标体系》要求,加强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出台《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配备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9500余名,编写《美好生活从心开始》学生版、家长版、教师版系列图书,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螺旋上升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效,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深入开展大综合一体化综合治理

全力助推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

  市城市管理局

  市城市管理局锚定“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目标定位,以深入开展“大综合一体化”综合治理为抓手,全力助推中心城区城市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发挥“统”的作用,凝聚创建合力。坚持中心城区“一盘棋”理念,强化市对区、镇街三级统筹,推动“大综合一体化”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是高位统筹调度充分发挥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综合统筹作用,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中心城区规建治协同、城市文明治理、公共服务等7项重点任务,推动治理机构、队伍和制度体系配套协同,着力破解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难点、卡点、堵点问题。二是推行一体化晾晒评价。健全完善综合评估机制,对中心城区城市治理重点工作开展月调度、季评比、半年交账赛马、年度复盘总结。每月确定1个城市治理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调度,更好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三是设立综合调度资金池。协调落实市级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引导资金,统筹调配中心城区空间资源,进行连片集中更新提升,贯通区域“断头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率先实现均等化,破解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运用的手段,优化创建环境。坚持狠下“绣花”功夫,从城市一街一巷、一草一木等细微处抓起,全覆盖、全时段、全过程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办成市民群众称心如意的“好事”。一是开展全域城市环境治理九大行动。围绕城市综合治理的短板弱项,实施城市洁净提升、市容秩序优化、缓堵促畅攻坚、基础设施提质、城市绿化美化、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环境整治、建筑垃圾规范、违法建设治理等九大行动,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干净、有序、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二是开展小案小事治理专项行动。聚焦垃圾分类、规范停车、文明出行、文明养犬、生活噪声扰民、牛皮癣、乱扔乱吐等“小切口”治理,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消除群众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展现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大都市形象。三是实施“渝城+”民生行动。聚焦市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学校、医院周边和社区环境,先行实施“渝城护学”“渝城助医”行动,推动解决学校、医院周边交通拥堵、停车难、环境差、秩序乱等突出问题,提升市民幸福指数。20254月前,中心城区将完成30所学校、20家医院周边环境提升,到2026年底,将完成200所学校、100家医院周边环境提升。

  丰富的载体,激发创建动力。坚持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创建活力。一是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扩大3·19城市管理服务周品牌影响力,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重庆更美丽”“做文明市民·展城市风采等系列城市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强化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推动提升市民整体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二是开展先进典型培育活动。深化文明有礼好市民”“文明有礼好城管”“文明有礼好环卫工人等选树培育活动,通过案例交流、正面宣传等方式,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三是开展全局系统文明创建活动。以局机关创建文明单位为示范,带动全局系统争创文明单位,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积极打造“城管蓝”“环卫橙”等服务品牌,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专业过硬、服务一流、群众认可的“城市管家”。

责任编辑:邓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