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南岸文明网 > 幻灯新闻
重庆南岸创新六大举措推动文明实践
来源: 《中国志愿》杂志     发表时间:2023-05-08     责任编辑:严 峻

  重庆市南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自全国首批试点起着手谋划、开始启动。紧紧围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目标,通过深入调研探索,创新六大举措,抓实城乡统筹,破解难点困局,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在人民群众心中,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拓展,不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统筹推动“三个文明”和助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南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厅。

  “六讲六做”定基调。围绕文明实践“谁来讲、讲什么、怎么做”为切入点提炼出“六讲六做”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要内容,即“书记讲党课,做政治的明白者;专家讲理论,做价值的践行者;干部讲政策,做民生的服务者;先生讲经典,做文化的传承者;模范讲事迹,做新风的引领者;百姓讲变化,做幸福的创造者”。紧扣学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这一首要任务,加强“六讲”宣讲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了“选才—育才—用才”体系,积极吸纳以各级干部、道德模范、草根名嘴、文艺骨干、党校教师等,组建千人“六讲”师资库,打造区级理论微宣讲品牌“思享长嘉汇”。把宣讲搬到街头巷尾、公园广场、村落小院、红色革命基地,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杜志榜带领“广阳故事大王宣讲团”,每月逢十在广阳故事会馆宣讲“飞常故事”;迎龙北斗农民管乐宣讲队和中国交响乐团“师生”联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这阵“春风”从田坎吹进农民心坎;用好全国首个“南岸她力量”家庭微剧团,创作展现平凡家庭十年变化的微话剧,让理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广阳故事大王”宣讲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记者 崔景印 摄

南岸区迎龙镇北斗农民管乐宣讲队创新宣讲形式 歌唱幸福生活。记者 崔景印 摄

  “三合”理念促统筹。按照“资源整合、工作结合、内容融合”的工作理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圆心,整合2类学习培训阵地、4大管理版块、7个操作平台、N个一线公共资源等各类阵地,形成了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出户可及的“1247N”文明实践阵地总布局。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各部门中心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联动环保、司法、卫健、妇联、网信办等重点部门成立专业志愿队伍,把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考核。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民生心愿、家风建设、健康服务等群众关心内容,融合提出“万家灯火”“蓝色心愿”“久久家风”等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区级重点项目,以“珠联接龙”方式有效链接各项活动贯通开展,实现每月至少10场区级示范活动接龙不断,带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天天有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8万余场次,受益群众460万人次。

  思政一体强宣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立4个南岸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成长大讲堂”“书香润万家家庭诵读”等品牌活动。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至校园,发挥“南岸区大中小(幼)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联盟”作用,用好全区5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优势资源,落实《南岸区大中小(幼)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制度文件,研究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精品课程个共100节,在校园网、黑板报、手抄报、文化墙等广泛展示学生书法、作文、绘画作品,大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创作“小萝卜头进校园”4台红色微话剧课程,设计“红色电影欣赏”“红色历史课”“红色文化”系列课程,让青少年传承红岩精神,赓续红色基因。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反哺区内72所校园,被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并登上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现出我区盲童志愿者自强不息的风采。

  “以心换星”学雷锋。围绕“文明南岸家家志愿”目标,不断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化向体系化演进,特别注重志愿服务品牌化、专业化、常态化。联合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以心换星”南岸模式的构建》《“520”标准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等课题研究。提炼深化南岸区志愿服务组织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三引”模式的经验做法。以“凭良心,扬善心,有恒心,献爱心,聚民心”五个层次内涵,分别对应1-5星级志愿者,开展“以心换星”星级志愿者评定工作,评选表扬“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区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110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231个,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激励全区人民学雷锋、当先锋、做好人。

  “阳光午餐”聚人气。随着文明实践从农村拓展到城市社区,为了提高让居民聚集在一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行“阳光午餐”作为撬动文明实践聚人气、见成效的有力杠杆。按照“低成本、广参与、可持续、常态化”思路,在30个社区自建食堂,通过每日“阳光午餐”、每月老人集体生日会、“棕情端午”“欢聚暖心腊八粥”等各类活动,让社区食堂逐渐成为老人们的交流中心、活动基地。依托周边餐饮店、饭店开展社区食堂联建,探索“商业运营+公益慈善”模式,结合“文明积分银行”建设,制定积分兑换“阳光午餐”管理细则,让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积分的社区适龄老人吃上实惠、可口、品种多样的饭菜,吸引老年群体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流动食堂”,在7个街道的25个社区试点运行“暖心汤”服务,通过每周一次的探访,社区志愿者将居家养老服务通过社区食堂延伸到老人家里,搭建一个紧密有效的“助老机制”,为老人提供送餐上门、家政支持、助医助洁助急等多种服务,既帮助解决老人现实问题,又送上了温情与陪伴,长期服务社区高龄独居老人800余名。

  项目联建破难题。为了破解一些社会单位受疫情影响对精神文明建设不重视、不参与、不支持的难题,大力开展“以文交友”“以文招商”,促进“以商招商”“以商助文”的文明实践专项活动。策划开展带头创建、排忧统建、活动参建、项目联建、双城共建“五建”行动方案。以“蓝建宏图”公益项目联建为核心,从项目库中精选“马上留步、万家灯火、久久家风、珠联接龙、点赞文明”等五个公益项目,向全区社会单位发出联建倡议,进行路演推介。通过南岸区道德风尚基金,多家热心公益的社会单位积极参与项目联建,多家社会单位带头自愿认领联建公益项目,实现了社会单位从“自愿”到“志愿”的迭代升级,提振了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文明实践的信心,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风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重庆市南岸区委文明办主任 罗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