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是农历五月初五,即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也称端阳节。端午节的时令风俗中,除家喻户晓的吃粽子、赛龙舟等外,过去还有帖午叶符的习俗,也就是指端午节人们在门上贴对联的活动。端午节贴对联虽然不如春节贴春联那么普遍和引人注目,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端午联作也不在少数,现在读来,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也大有裨益,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名人轶事更是让人感到别样的情趣。
  在人们心目中,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家家户户于端午节之日都要食粽子,于是有人创作了一则短联:九子粽;五彩丝。此联虽仅有六字,但反映了端午节的两大风俗。据南朝梁的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副描述节令的对联:端午午时人赏午;立春春日客游春。上联道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气氛,下联则描述了民间立春以后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游春的情景。同时,上联中的三午对下联中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的确是兴趣盎然。
  在民间,端午之日还有在门上悬艾草、插菖蒲的习俗,以辟邪攘毒。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有文人对此以联概括: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联语中形象地描绘了艾草在门上迎风招展、其状若旗的景象,反映出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另有一联也反映了这一民俗:保艾思君子;依蒲祝圣人。该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二是将圣人比作菖蒲。古时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节邪祟流行,便插菖蒲、悬艾草来辟邪祛祟。同时,人们联想到君子以浩然正气影响百姓,圣人以自身美德保养万民,虽与艾草菖蒲辟邪作用不同,但在正身佑民方面是一致的,因而联语中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颇为幽远。
  据记载,擅长联对的明太祖朱元璋于一年端午节时赐宴群臣,正当众人推杯换盏之时,他出一则上联,让群臣来对。上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联中的端门北的端和午门南的午合在一起,恰巧为朝廷赐宴于端午中的端午,要想对出下联确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开口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在明代,春榜也叫甲榜,甲榜取进士;秋榜亦称乙榜,乙榜取举人。沈应的下联以春秋两榜对上联端午两门,同时春、秋合成春秋,与上联端、午合成端午相对应,可谓对答工巧,贴切自然,得到太祖的赞赏。 另相传,古时有一陈姓才子,常与一李姓才子作对互娱。一年端午节,两人路过一湖畔,姓陈的才子见湖水中的太阳倒影,开口吟道: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李姓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中巧嵌端午、清明、重阳三个节气名;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令名。以天寒对日暖,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别有一番情趣。另说从前有一聪颖少年,才学过人。某年端午节前,该少年参加童子试,重阳节后又参加乡试,两次考试都顺利通过。于是,有人撰联以示庆贺,联云:端午以前,犹是夫人自称曰;重阳而后,居然君子不以言。乍看此联,难以理解。其实,该联是一则集句隐字联:上联的后半句出自《论语季氏》的"夫人自称曰童子",隐去了"童子"二字;下联的后半句则出自《论语卫灵公》的"君子不以言举人",隐去了"举人"二字。这样,此联的寓意便跃然纸上,即端午前你还是童生,重阳节后便成了举人,联语贴切,可谓是独具匠心。
阳光在麦浪的热潮中翻滚
日子渐渐饱满金黄
端午站在村口眺望
菖蒲和艾叶两把翠绿柔软的剑
挂在门上,瘟神避而远之
童年跳进池塘
打开盛夏的快乐之门
黑面条红血鸭青辣椒
全是泥土的芳香
粽子被包裹得严严实实
寄给梦里的远方
嗅着故乡淡淡的体香
站在龙舟上箭一般飞翔
  五月的风拂面吹来的时候,街边的摊子上多了雪白的糯米和一摞摞深绿的粽叶,淡淡的粽子香也仿佛扑了个满怀,端午未到,粽子先至,如今的岁月已不是从前,想吃粽子,何须端午。
  但我还是喜欢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的,仿佛那才正宗,才够隆重。"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赊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糯米细细地淘过泡好,身形变得肿胀,另一个盆子里放着洗净濡过的粽子叶和马连,南方或者用一种叫苎丝的植物,案板摆好,粽子叶展平,卷一个如冰激凌筒子一样的三角形,糯米装进去,我的老家风俗,还要放一两个大红枣,压实,把上面的粽子叶折过来,裹好糯米,另一只手扯过马连或苎丝左缠右缠,缠得个结结实实,系好,一只粽子就精精神神地完成了,菱角分明带着几分俏皮。小时看母亲包粽子绝对是一种享受,两手翻飞,一会装米,一会缠结,眨眼间一个粽子就成了,也只是我偷吃了几个大红枣的功夫,盆中雪白的糯米就变成了一案板的粽子,挤挤压压,突然鲜活起来。包好的粽子一排排地在锅里摆好,放了水,盖好盖子烀。一会的功夫,粽子的香就在氤氲的蒸汽里弥漫满屋。
  当然,包的时光再好看,还是吃起来更实惠,剥了碧绿的粽子叶,雪白晶亮的粽子现出身来,蘸点糖,咬一口,带着竹叶的清新,糯软粘腻,又甜又香,心里有了满足的快慰。如果再加上母亲在一旁慈爱的目光,就又多了几分欢快。
  小时候粽子是一种奢侈品,只在端午节才吃的,也只有糯米红枣粽,或者糯米不足时也有用大黄米包的,味道较糯米差一点。长大了看书上说,"不独盘中见卢桔,时于粽里得杨梅"又说"豚蒸和梗米,白腻透纤红。"知道了粽子不光是我吃过的大枣糯米,还有杨梅或者猪肉火腿馅,每至端午,心中便有无尽想象。恰那年在南京过端午节,朋友邀我至家,特意买了老字号的粽子,竟有七八种馅,除了引我怀乡的红枣糯米,还有什么鸭蛋黄的、腊肉的、五仁的,当然有我好奇的杨梅和火腿的,但也只是尝个鲜,论起味道舒服,还是小时吃过的糯米红枣。一边吃一边心里暗想,原来食物也有故乡情结的,论起选材的精良,简单便宜的糯米红枣又怎和其它考究的粽子比呢?可是我就喜欢糯米红枣馅的。 外面漂流的日子,端午节也是随遇而安,陌生的小旅店,单位的宿舍,甚至值班的办公室,粽子也见得多了,除了普通的,还见过书上说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但无论怎样精巧,怎样高档,吃的时候还是会想起小时的糯米红枣粽。看着窗前的明月,想起"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的诗句,突然明白了端午节的真谛,端午节那一口香粽,那一碗醇酒,对于游子是思乡药引,对于合家团圆的人是幸福的甘露,但无论思乡还是幸福,喝了端午的酒,吃了端午的粽,面对明天鲜活的生活,我们会以更大的勇气和热情大踏步地走去,这才是过节的真正意义吧。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艾草青。
  艾草不似其他草种的嫩绿和葱绿,是一种青绿色,叶片呈椭圆形羽状,叶子的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叶片下还有灰白色绒毛。艾草,摸上去犹如一缕金丝绒布料,闻起来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香气。寻常艾草,无论小路边、田埂上,江河堤岸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我常用目光搜索于脚下的路边草丛,寻找自己最钟情的艾草。我常常也被那独特的、成堆成片的艾草所吸引,它和周边姹紫嫣红的植物交织在一起演绎着夏日的诗情画意。
  艾草,是自然界绿色生命的代表,它不因人们不去赞美就不给大地添绿,也不因人们不去养护而失去蓬勃生长的信心,它充满生命力,不需施肥,不苛求土壤,给它一寸土地,还你一片绿意。或跻身于杂草丛中不显山露水,或盖过那棕褐色堤岸、顽强挣扎在流水的拍打中,一丛丛昂头挺立。摘下一段嫩尖,飘进鼻际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那高高的芦苇和荻草间隙中硬挤出来伸向四周的青青艾草,为我们的家园奉献着最低微最平凡的一生。
  或许,人们不会忘记青团的美味可口,那怡人的清香就源自艾叶,吃过青团会满口余香,回味无穷。而我真正认识艾草,并不是来自儿时的美食,而是在我成家以后。婚后有段时间,妻子身上患上了一种皮肤病,奇痒难耐,试过多种药物都不能完全治愈。后来,听说用艾草煮水熏蒸和泡澡可以治疗。到了春天,母亲便专门到河边挖来艾草根,栽种在自家菜园里,精心地呵护,寄予深深的厚望。小小的艾草还真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妻子的病很快就痊愈了,但母亲种艾草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此后,每到端午时分,母亲总会赶在日出之前将带着露水的艾草全部割掉,再从中挑出一些长势较好的,用红线绳将底部捆好,二三株扎成一束。趁着天蒙蒙亮,母亲便骑上三轮车,带上小板凳,逐一送到子女家门口。母亲是从来不敲门的,也不吱声儿,生怕惊扰了子女们的美梦。她踩着自带的板凳,把那束艾草高高举过头顶,结实地插到各家大门上,然后才安心地离开……
  每年的端午,我早晨出门,一抬头总能看到门楣上插着一束新鲜的艾草。艾草青青,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知道,那束艾草是母亲满满的情意,是母亲深深的祝福,是母亲对全家人平安健康的精神寄托。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渝北区委宣传部 渝北区文明办主办
渝北文明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渝ICP备10200306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