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文明网
渝北:提升城市品质 让生活更美好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渝北文明网

  渝北区高质量推进城市提升工作综述

 

  晨光中的沐仙湖   通讯员  许可  摄

  走近中央公园镜湖,周边绿树婆娑,湖面水明如镜,美不胜收。这样的美景,得益于我区“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中央公园镜湖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水体整治过后,环境比以前更好了,在周边散步、赏景舒服得很。”家住空港新城的范女士,这几年来一直是中央公园的常客,对城市提升后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她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去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城市提升行动,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低碳人文”的国际临空大都市,除公园环境品质提升外,渝北城区的交通、绿化、人文、生活等品质,都得以大幅度提升。

  改善内外交通

  畅通城市“血脉”

  “以前驾车从余松路立交到新牌坊需要近半小时,现在仅需5分钟,每天上班再也不用急急忙忙地赶时间了!”谈起全面建成通车的新南立交,家住龙湖花园的居民张庆元非常高兴,他感叹道,渝北道路越来越畅通了。

  从星光大道、新牌坊到北环,要经过新南路,不仅红绿灯多,道路交叉口行驶更是缓慢。新南立交建成后,新南路上的堵点都被打通了。

  如今,渝北城区的内外交通持续改善后,城市的“血脉”更加畅通。

  在畅通城市“血脉”中,渝北区加快建设椿萱大道、甘悦大道、悦港大道等13条快速路、主道,不断完善骨架路网;提速建设机场快速联络道、仙桃数据谷北立交等5座城市立交,不断提高重要节点通行效率;打通学成路一期等8条城市断头路,不断畅通交通“微循环”;建成铁路东环线龙盛站,9号线等5条在建轨道交通顺利推进,4号线西延伸段、15号线今年内可实现开工建设,不断拓展立体交通体系。

  同时,做好城市“血脉”的毛细血管建设,实施辖区严重拥堵道路改造项目,通过实施单行道、多车道汇入控制、优化信号灯配时、设置隔离防护栏等措施,深挖道路潜力,有效提高同茂大道、新溉立交、紫荆路和余松路等道路的通行能力。推进17个公共停车场建设,建成中央公园东侧等5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050个。提速推进11座人行过街设施,其中凯旋国际人行天桥已开工,新南路卜蜂莲花地通道、兰馨大道盛景天下人行天桥年内完工。扎实做好城区步道规划建设,7公里盘溪河山城步道年内可实现开工建设,方便市民出行和休闲活动。

  “交通不仅要实现内畅,还要打通外联,构建对外综合交通大通道。”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区充分利用临空优势,助推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建设,服务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形成“一环四射四支”铁路网,推动洛碛码头一期开工建设,加快建设三环高速(渝北段)、渝长高速扩能(渝北段),推动南两高速(渝北段)完工,形成“三环五射”高速网络,初步构建起长江上游铁、公、水、空联运体系,助推渝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发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高质量“增绿添园”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态

  走在渝北的街头,空气清新,鲜花绿树交相辉映,“城在绿中,人在花中”的景象随处可见。截至目前,渝北人均公园绿地已达18平方米,出门500米就能进入游园或公园,这正是城市提升行动给渝北市民带来的福利。

  “增绿”是渝北区提升城市生态的一大特色,对城市边角地、零星地、坡坎崖、荒地进行美颜整治,植树、种花、造景,让“荒坎秃壁”变身立体画卷,“边角弃土”变成公园游园,“举目脏乱”变为处处花香。

  “以前这里就是一个荒坡坡。现在披上了漂亮的绿衣,增添了娱乐设施,变身成了小公园,小朋友、大人、老年人,都有一个活动场所了。”家住北辰阳光尚线小区的居民高女士谈及她家附近荒坡的变化时赞叹不已。

  记者了解到,公园所在地原为一块荒地,菜地、雨棚、杂物充斥其间,景观效果非常差。自从实施坡坎崖立体绿化工程以来,该地块栽种了多种常绿植物和花卉,建成了椭圆形健身步道围合,设置了入园形象展示区、生态绿化区、儿童游玩区和老年活动区,切坡进行了垂直绿化,在园内设置雕塑、廊架等景观小品,把荒坡打造成了一个具有山地特色的社区“慢生活”景观公园。

  今年以来,按照“宜林则林、宜园则园”的原则,我区对渝州隧道顶、环山国际旁等25处坡坎崖进行绿化和美化,为城市空地覆绿70万余平方米,栽植地被、鲜花4万平方米。这些精致小巧的边角地,为城市增添了绿意,为市民生活提升了生态品质。

  除“增绿添园”之外,渝北还高标准实施“清水绿岸”工程,持续推进盘溪河、肖家河、溉溪新华水库“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提升水体水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完善岸线绿化和配套设施,提升水岸景观。

  与此同时,还精心打造龙溪、两路、机场路、渝航大道沿线以及创新经济走廊、空港新城、仙桃数据谷片区的“两点、两轴、三片”景观照明,大力推进渝北老城区、空港新城景观照明提升工程。

  “增绿添园”“清水绿岸”景观灯饰和绿化景观提升……城市提升行动一步步擦亮重庆“空中门户”的窗口,为渝北市民创造出高品质生活,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增强城市人文品质

  “我们渝北的文化真是深厚啊!”在参观完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后,老渝北人吴光远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在2178平方米的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展厅里,通过实物展品、图文展板和多媒体辅助等展现形式,全方位展示了自石器时代到改革开放以来,渝北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市民可细细地品味渝北的发展史。

  文“载”渝北,城区处处都可见到文化活动的载体。在金紫山红金路60号,有一座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的金紫山仓库。这座仓库的建筑主体为石头结构,外墙、柱子均为具有本地地域性的条石,且保存完好,特色鲜明。如今,用石头砌筑的多层建筑不仅在重庆,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

  对此,我区着手将其打造成金紫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植入文化艺术品展览展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化商品交易等多种文化元素及业态,拟创建西南区域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提升中,渝北将城市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让文化活了这座城,提升渝北城区的人文品质。

  深入挖掘整理巴渝优秀传统文化和渝北历史文化资源,实施刘家祠堂修缮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建成开放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打造了“乡愁故里·巴渝民俗(非遗)展演”等品牌活动。

  实施“书香渝北”建设工程。新改建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室、24小时免费开放图书馆、便民阅读点、有声图书馆,打造了一批城市“文化客厅”。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建设重庆创意产业园四期、重庆新闻传媒中心二期等文化产业项目,推进统景温泉风景区等一批5A级景区、五星级旅游饭店创建,龙兴古镇等景区品质提升提速实施,打造一批渝北文旅品牌,彰显独具渝北特色的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

  改造“里子”“面子”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消防建筑工人穿梭在楼道间、小区外立面搭起密密麻麻的脚手架……看着这忙碌的一切,家住龙溪街道惠心大厦的居民张大爷特别开心:他期盼已久的金紫山片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了。“住了几十年了,小区设施越来越陈旧,下水道老化,逢雨必堵,排水井的污水外涌。还有扭成一团的电线、网线、电话线,非常杂乱,不仅煞风景,安全隐患也很大。”提起小区过去的面貌,张大爷这样说道。

  金紫山片区,是指红金路渝通宾馆段至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院区)沿线约900米道路两侧的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居民楼大多为单体楼,道路狭窄,水电气管网陈旧,雨污排水不畅,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属于典型老旧街区。

  在提升城市品质中,渝北拟投资6400万元对该片区进行高标准的改造提升,实施“设施更新”“风貌改造”“管网手术”,对这一片区的“里子”“面子”进行改造,升级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居民的相关生活配套设施,提升景观环境,让旧城焕新颜。

  “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除了金紫山片区,我区还全力推进旺瑞街区等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快泰山电缆、红岩方大、昆仑化工等企业环保搬迁,统筹推进陸邻路片区、民兴路片区、华荣路片区和龙兴天堡御临等28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和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为市民打造绿色、便捷、干净、有序的居住环境。(渝北时报 记者 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