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文明网
我区“四个聚焦”夯实美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11-26 来源:渝北文明网

  以美化人 以美育人

 

  宝圣湖小学原创舞蹈亮相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展演

 

  渝北实验中学声乐团参加全国中小学美育成果展 本组图片为资料图

 

  龙塔实验学校学生们展示书法

 

  我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式表演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把一粒粒美育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终将绽放一朵朵美丽的青春之花。近年来,我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以“四个聚焦”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美育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美育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美育展演活动,着力提升美育教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聚焦课程建设,让美育工作“立”得住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11月12日,渝北华蓥中学,舞蹈教师李越正在教孩子们练习基本功。

  华蓥中学是重庆市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创新基地创建学校,目前,该校有形体室5间、钢琴房10间,能满足该校学生的舞蹈、音乐等教学需求。各类艺术课程的充分开展,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学校开设了《音乐与歌唱》《音乐与舞蹈》《多媒体创作》《装饰画制作》等20余门艺术选修课程,打破传统建制班级授课方式,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喜欢的课程。

  充足的课程设置是美育工作良好推进的保证。近年来,我区积极落实中小学艺术课程,按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坚持把中小学美育教材纳入学生教材保障范围,做到人手1册,健全教材更新和审定等机制,确保艺术课程科学规范施教。

  同时,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艺术课程体系,全面落实中小学艺术课程计划;开发多形式、多主题的艺术校本教材《花儿朵朵》《墨香书影》《油彩人生—戏韵》等近60套;整合地方艺术资源,将《小河锣鼓》《华蓥高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学生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分年段、分层次实施艺术普及课程、提高课程、精英课程,实现分层递进;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强化美育社团开展,外聘民间艺人10余人传授剪纸、烙画、陶艺、泥塑、编织等民间制作工艺,建立非遗艺术特色实践工作坊15个。

  聚焦师资建设,让美育工作“强”起来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深入推进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培育优质的美育师资力量,提高美育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区聚焦师资建设,固本强源,着力打造德技双馨的师资强队。

  经过前期充分调研,我区拟定学校美育教师配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全面规划、逐年配置、适时倾斜的长效机制,3年来共招聘(引进)艺术教师115名,调整、转岗补充到农村学校20余名。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积极研发课程、开发教材、视导学校、送课下乡等,培养优质师资,打造名师队伍,现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市区级美育名师、骨干教师近百人;各校成立音乐、美术团队工作室,开展器乐、舞蹈、合唱等专业培训,实现团队辐射效应;组建渝北区中小学教师艺术团,通过定期训练、专家指导、参加比赛、举行汇报演出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合唱、舞蹈骨干教师队伍,为各级各类艺术赛事、艺术活动奠定了人力基础。

  启动全员培训工程和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到重庆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舞蹈、器乐、书画等专业技能培训。3年来,培训超过1300人次。同时,通过名校合作、校际合作、城乡结对等形式展开交流,音乐、美术教师走进巴蜀、人和街等名校跟岗实践20余人,着力提高艺术教师整体素质。

  聚焦平台搭建,让美育工作“亮”出来

  历史3个多月,10万余名师生参与,开启了一场盛大的美育盛宴!今年3月—6月,渝北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举行,先后举办了艺术表演类五大专场和艺术作品类的评选,10万余名师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活动以班级、社团为载体,涵盖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共13个项目,形成了全区各校“人人都参与,校校有活动”的良好艺术氛围。

  美育成果繁花似锦,离不开平台建设。近年来,学校层面每学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并纳入办学水平评价考核内容。区级层面每年开展中小学生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语言艺术、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艺术实践工作坊等艺术专项展示活动。各校成立以舞蹈、合唱、器乐、书法等艺术社团项目为支撑的各种社团,保证重点培育项目至少1个,打造为学校特色品牌项目。

  截至目前,我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2所,市级高中美育课程基地学校2所,市级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14所,市级学生艺术团8个,评选区级美育特色学校22所。渝北实验小学、宝圣湖小学的舞蹈《āáǎà》《阿毕达的心声》参加全国文艺演出获得全国群星奖、小荷风采奖;金鹏实验小学、龙塔实验学校的戏曲作品获得全市“小梅花奖”一等奖……暨华中学、长安锦绣实验小学、新牌坊小学、空港新城小学等10余所学校成为市、区美协、书协基地学校,书法家在农村学校建立工作室3个。

  聚焦管理建设,让美育工作“扎”下去

  美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离不开体制保障。近年来,区教委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美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宣传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典型经验,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协同机制,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在科学中普及美育、在艺术文创中强化美育、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

  建立美育督导机制,推动艺教全面实施。每年组织美育专项督导检查,并将督导评估结果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同时,通过专项督导梳理、分析和整理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措施,推广先进经验。

  建立素质测评机制,提升艺教整体水平。出台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试行),对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开展本年度学校自评和区级艺术测评工作。积极携手智慧美育艺术素质测评服务云平台,将大数据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艺术测评提升、智慧教育管理、云端数据中心等智能系统,积极探索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实情现状,创新发展“互联网+”新形式,形成以创新评价手段助推学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助推全员全学科测评体系的建设。

  不驰空想,锐意进取;不骛于虚声,求真务实。区教育部门精心设计,各中小学积极响应,通过锻造美育师资、构建美育课程、搭建美育平台,开展美育活动等强有力的措施,为每个孩子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厚植了一片广阔、富饶的天地。(渝北时报 记者 张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