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yz_banner_2.jpg
首页 >  渝中文明网 > 聚焦渝中

区人民法院立体式诉讼服务体系让司法服务更便民

  5月19日,记者从市高级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区人民法院努力打造厅、网、线为一体的立体式诉讼服务体系,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

  “一站通办”

  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的第一道窗口,近年来,区人民法院从软硬件两方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

  记者在升级后的诉讼服务中心看到,立案服务区、智慧诉讼服务区、法官接待区、休息等候区、工作展示区、执行接待大厅等多个功能区域指引明确。中心共设有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诉非对接、第三方服务等18个开放式业务办理窗口。

  “诉讼服务中心现有面积达2500平方米(不含审判法庭),努力把最宽敞、最明亮、最舒适的环境留给人民群众。”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当事人可能存在焦躁等心理,诉讼服务中心特意安置了177个等候座椅,并配置了手机充电器、无线网络、报刊、老花镜等,让当事人不坐“冷板凳”。

  在“软件”建设方面,区人民法院整合诉讼引导、登记立案、材料收转、案件查询、诉讼咨询、司法送达、财产保全、评估拍卖、信访接待等10项功能,实现中心功能由单一的“立案接访服务”向“诉讼全程服务”的转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网通办”

  让信息技术多跑路

  启用智能诉状生成机、提升12368热线通办能力、倡导电子送达模式……近年来,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互联网+诉讼服务”思路,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当事人接触最多的要数智慧诉讼服务区了。在这里,虚拟3D诉讼导航机、自助立案一体机、自助查询触摸屏、自助打印复印机、材料收转“云柜”、诉讼风险一体机、智能诉状生成机7项智能设备一一排开,可为当事人提供人工智能诉讼指南、诉状生成、风险预估、跨域立案、自助查询、自助打印、自主联系等诉讼服务。

  “我只有小学文凭,自己写诉状很费劲,还不一定能用。”利用智能诉状生成机刚完成诉状书写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在这台机器上,只需扫描身份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诉求主张,就能自动生成格式规范的诉状,为她解决了难题。

  此外,在线办案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区人民法院充分依托12368热线,组建坐席员团队接听登记、分类分流、督办落实热线问题,积极实践“4+1重庆智慧法院新生态”。2019年,共通过“易诉”平台,网上立案22887件,占新收民商事案件总数的69%,网上缴费2028万元;通过“易解”平台,分流案件5764件,成功调处2912件;通过“易审”平台,高效审结信用卡案件8847件;通过“易达”平台,电子送达53780余次、公告送达5300余次。

  “一次通办”

  让人民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区人民法院不断整合人力资源,优化工作流程,让“一次通办”成为了常态。

  “我院先后制定了23项标准化工作规程和一次性办理服务指南。”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制度规范,有利于实行诉讼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据介绍,2019年,区人民法院依托民事财产保全中心,集约实施保全案件2105件,保全标的23.77亿元;依托执行事务中心,集中高效送达文书1.3万份。同时,该院还积极探索社会力量辅助办案机制,着力畅顺网络司法拍卖。2019年网拍率100%,成交房屋681套,成交8.76亿元。

  区人民法院还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合作,联合建立心理学教育实习基地,引入40名实习法官助理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建立卷宗扫描中心,为各类诉讼服务高效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 黄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