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点滴小事见大爱 69年爱民接力护平安 大阳沟派出所践行“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1日

  

  ▲民警贴心服务群众。

  

  辖区群众来派出所寻求帮助。 区公安分局供图

  成立于1950年的重庆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是新中国第一批公安派出所。69年来,一代代大阳沟民警不断继承发扬大阳沟派出所“廉政爱民”精神,从做好每一件群众期盼的小事入手,不断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法,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做好,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成功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平安不出事、便民服务不缺位的“枫桥式派出所”要求。

  从“爱民箱”到“李壮苗调解工作室”

  出现矛盾立即化解

  大阳沟派出所地处重庆市最繁华的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商业发达、人口密集、驻点机构重要,这决定了大阳沟派出所面临的群众矛盾纠纷复杂且众多。如何才能成功化解矛盾,让群众满意?一代代大阳沟民警给出了坚定的回答:从办好每一件群众期盼的小事着手,让群众从每一件小事中感受到公安民警的爱民之心。

  上世纪50年代,为尽快了解群众,听取意见,方便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派出所做了爱民箱,挂在各个地段上。当时很多家庭不识字,民警就把群众的门牌号写在特制的小竹片上,挨家挨户发放,告诉群众“有意见、有困难就把竹片投入爱民箱内”,民警承诺,8小时内上门听取意见、解决问题。

  69年来,大阳沟派出所辖区从“平房小院”发展到“高楼林立”,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更加纷繁复杂;69年来,虽然相继更迭了20余任所长、一茬又一茬地迎来了800余位民警,但大阳沟派出所的优良作风和爱民传统却始终保持下来。

  2016年4月,大阳沟派出所接到一起家庭纠纷案件,吴女士因被丈夫刘某长期打骂,决定离婚。但刘某说什么都不同意,并否认自己的行为。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民警李壮苗却没把这件事当成简单的家务事。当时正好国家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不久,李壮苗第一时间进行了学习研究,“这起纠纷,不就是家庭暴力引起的吗?”于是,他深入当事人社区,多方走访,调查取证,证实刘某的行为确实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在法律面前,刘某最终承认了殴打吴女士的行为。李壮苗以此为突破,对刘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刘某最终意识到家暴的错误,表示一定改正,夫妻最终重归于好。

  今年59岁的李壮苗入警已29年,在岗位上潜心“修炼”调解能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李壮苗之调解工作法”。数十年来,李壮苗坚持“纠纷必调解,矛盾不出所”,每年调解纠纷多达200余起,成功率达99%,被群众称为“金牌调解员”。

  2017年,大阳沟派出所成立了“李壮苗调解工作室”,并组建大阳沟调解团队。遇到棘手的矛盾,李壮苗就带着调解员一起商讨办法。“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李壮苗说,人多总能想出好的调解办法。在李壮苗的带领下,每个调解员现在都能独当一面,甚至有的也当起了“师傅”。

  大阳沟派出所还创新了调解矛盾纠纷“四得”“四员”工作法,即:“说得”,当好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忍得”,当好定分止争的“调解员”;“做得”,当好为民解忧的“勤务员”;“累得”,当好维护稳定的“战斗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2019年上半年,辖区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9.8%,同比上升2.2%。

  打击犯罪 挽回群众损失

  提升群众安全感

  公安爱民为民最根本的手段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69年来,大阳沟派出所始终强调在破获每一起案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案件侦破不算结束,进一步替群众挽回损失,让受害群众获得帮助才算结案。

  由于地处繁华闹市,人流量大,侵财犯罪一直是打击重点,大阳沟派出所率先推出破“民生小案”机制。而快破案不如不发案,有效防范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群众安全感。“除值班民警外,其余民警均分头到老百姓中间去。”这是建所之初出台的一项规定,民警们或整治治安秩序,或指导商家做好治安防范,或发动群众共建平安。

  结合新时代实际情况,大阳沟派出所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办法:警民联防、警企联防等各类防范模式不断涌现,600人的专业社区巡防队“白天控街区、晚上控社区”,有力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首创七铺联防工作模式,成立20个“七铺联防”小组,形成“一铺报警,六铺联动”的治安协防机制;率先推出“民心天网”视频防控机制,建立视频巡控和街面巡逻两张防控网,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防控机制实施以来,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环比下降21.3%,其中侵财案件环比下降16.5%,扒窃案件环比下降32.5%。

  24小时办公 微信警务工作室 群众办事更便捷

  “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事不便”,这句贴在派出所墙头的口号,是户籍民警陈定源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并在数十年的从警生涯中始终践行,这句话也在民警们心中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

  早在60多年前,陈定源就提出了24个小时昼夜办公为民服务的理念,改掉过去居民户籍“下班不办、休息不办、学习不办、夜间不办、当段民警不在不办”的陈规旧习。他还想到,群众来办事时经常会提到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他是一问三不知,三问九摇头。于是,他跑车站跑码头,再抱来厚厚的电话簿,整理出一份衣食住行的“百科全书”,整整齐齐地抄在纸上、贴在墙头。

  时代变迁,为服务人民注入新内涵。大阳沟派出所将警务平台向社区、向群众延伸,将社区分为若干“责任田”,打造“全功能警务室”,做到警务室“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零距离服务群众,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派出所”。不仅如此,派出所还积极运用“自媒体”等网络新技术,开通派出所“社区微信警务室”,形成独特的线上“微宣传、微服务、微调解、微调度、微破案”工作法,成为了群众工作的新阵地、和谐警民关系的新舞台。

  大阳沟派出所从多年服务经验出发,先后推出“户籍窗口全年365天天天开门办公,警务咨询服务台一站式服务”等一套承诺,在全市率先推行民生警务一体机和身份证自助领证机,用实效回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

  公安部特邀监督员、重庆籍著名作家黄济人说:“我注意到了他们的眼睛,流露出来的分明是一家人才有的亲情与温馨。老年人像是在夸奖自己的儿女,年轻人像是在赞许自己的兄弟。” (渝中区新闻信息中心记者 张 艳)

 

编辑:cqyz_liangzq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