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渝中区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2日

  洪崖洞入选“2019年国庆节全国十大热门景区”;《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热门电影在解放碑首发首秀;一批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建成投用……近年来,文化旅游业作为我区聚力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打出“积极培育、加快发展”的组合拳,全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019年,我区新引进深圳聚橙西南总部等重点文旅企业14家,全区文化、旅游及相关企业达8000余家,全年接待游客67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0亿元、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6%、20.5%,文旅产业战略性支柱地位不断巩固。

  释放政策红利

  文旅产业渐成体系

  “母城渝中”是重庆开始生长的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有的山水人文景观,为我区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区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深入推进文商旅城融合发展。

  据介绍,我区不仅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还先后出台《渝中区促进消费奖励办法》《渝中区文化旅游(体育)业发展贡献奖励办法》《渝中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渝中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试行)》等7个政策性文件,综合利用项目资金扶持、房租减免、精品培育、税收返还等措施,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在各项政策强有力的引导下,我区立足“稳”存量,“引”增量,“挖”潜量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引进“总、大、新、高”文化旅游品牌企业,支持规模以上文旅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文化艺术特色酒店、文化线路游、旅游演艺、研学旅行、影视旅游、非遗旅游等文旅融合新兴业态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旅行社等为支柱,文化商贸、影视演艺、住宿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数字文化、研学旅游等新兴行业加速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打造文旅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有效路径。

  加快融合发展

  载体建设成效明显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鹅岭贰厂文创公园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湖广会馆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我区坚持文商旅互促、产城景融合,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文旅载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渝中传承“文气”、集聚“人气”、汇集“财气”的崭新地标。

  据了解,我区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分别是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重庆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包括鹅岭贰厂文创公园、洪崖洞、演艺集团、湖广会馆、重庆书城、歌舞团、巴渝文化会馆、“淳辉阁”、U创空间。全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筑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形成了以风貌区、文创园、楼宇等为载体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平台。

  同时,我区还拥有国泰剧院、大礼堂剧场、文化宫大剧院、巴渝剧院、重庆市歌剧院、重演时代艺术中心、山城曲艺场、重庆抗建堂剧场、K10小剧场、白象303剧场等10个演艺场馆,数量居全市首位。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我区旅游业载体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区共有A级景区13个、星级酒店20家、宾馆668家、两江游船8艘。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坚持大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兴城,通过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巴渝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岩精神等资源,进一步讲好“母城”故事,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利用,鼓励打造一批精品影视作品,重点建设十大风貌街区项目等举措,持续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深化“山水游”“都市游”“文化游”品牌,着力彰显母城魅力,切实提速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魅力城区建设步伐,把我区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都市旅游目的地。记者 黄清娴  

  

编辑:cqyz_liangzq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