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唱好“双城记” 打好“文化牌” 川渝省级博物馆开展首次联合直播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2日

  

三峡博物馆讲解员“变身”主播,介绍馆藏文物特色文创产品。 记者 李传芳 摄 

  

  (记者  李传芳)6月20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与四川博物院联合开展“双城直播”活动,通过首次联合直播,分别讲解两馆收藏的川渝汉代陶石文物,充分展示“川渝一家亲”的文化魅力,共同唱好“双城记”,打好“文化牌”。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乌杨汉阙是目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0余处汉阙中保存最完整的……”下午3点,直播活动在两馆的新浪官方微博同时开启。三峡博物馆的讲解员从该馆镇馆之宝——乌杨汉阙讲起,逐步行进至汉代雕塑艺术厅,为两地市民生动讲解东汉衔珠陶鸟、讲学画像砖、羊子山一号汉墓画像石等展品,带领大家穿越回汉代,感受当时川渝两地的生活场景。而四川博物院讲解员则围绕分别出土于重庆和成都的汉代陶石文物,进行了直播讲解,带领大家感受川渝文化的自古交融。

  据了解,以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陶塑艺术为代表的汉代陶石艺术,是两汉时期“厚葬”风俗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此次两馆直播,将镜头聚焦陶石艺术,就是希望更多市民能在“云端”感受川渝两地的文化异同。

  “在直播前期,我们两馆精心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八件汉代巴蜀地区的画像石、画像砖和陶石俑类,为线上的观众朋友展现汉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部工作人员陈华蕾介绍,此次联合直播,是6月17日三峡博物馆与四川博物院签署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馆的首次线上合作。

  据悉,两馆将创新工作机制,在文物保护、研究、展示、文创开发和研学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持续推进两馆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推出系列文物保护和研究重点科研项目、文物资源活化利用重点示范项目、川渝两地文物展览交流大平台、巴蜀文物文创营销大网络、以文物为核心的巴蜀文化走廊研学游大融合,助力川渝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编辑:cqyz_liangzq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