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红红的中国“节”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6日
   枇杷山小学德育品牌建设感恩主题活动案例

  一、活动背景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然而,长久承袭而来的感恩之心却正在缺失:自然的滋养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陪伴之恩、祖国的培养之恩,在很多人看来都变成了理所应当,受恩变成了索取,施恩变成了空话。感恩意识的缺失、回报思想的缺失、奉献情怀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爱物知恩 节用惜福”,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觉培育感恩党和社会、感恩父母和老师、感恩生命和自然的强烈感恩之心,努力做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

  为此,我们抓住中国特有的“节日”, 不断挖掘感恩价值、延展感恩触角,利用传统中国节日和校园节日开展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红红的中国‘节’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感恩系列活动,形成感恩系列活动的常态化。

  二、活动过程

  (一)相约走进枇杷山,自豪登上红星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枇杷山小学坐落在渝中区枇杷山公园旁,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更有一处标志性建筑——红星亭。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结合节日与环境育人,我们抓住“五一”劳动节开展向劳动者致敬的活动,带领孩子们去枇杷山公园献爱心,低年级的学生开展“捡一捡,让公园更干净”活动;中年级的学生开展“浇一浇,让树木更茂盛”活动;高年级的学生开展“擦一擦,让环境更靓丽”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公园里劳动者们工作的辛苦,应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同时明白爱劳动最光荣。

  (二)五湖四海来相聚,相亲相爱一家人

  学校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来自不同区县,还有少部分来自外地。为了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感受到这个渝中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又在“中国节”上做起了文章。

  情感倾注的“三八节”。低段孩子开展给父母或者长辈捶捶背,揉揉肩,递递鞋,端端水的活动,体会家长一天的辛劳;中段孩子开展给父母理理菜、拖拖地、洗洗碗、擦擦屋的活动,让他们懂得为父母分担;高段孩子开展为父母或者长辈洗洗脚活动,感受家长为了孩子历经的沧桑。

  书画绘出的“教师节”。利用每年的教师节开展感恩老师征文绘画大赛,让孩子们绘出心中最美的老师,写出和老师间感人的故事。通过活动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让师生情在校园大家庭中传递,师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学会分享的“传统节” 。我们抓住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各中队开展各具特色的中队主题活动,抓住感恩这个点,让孩子们了解节日的来历,懂得节日的意义,各中队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懂得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学会团结,让班集体也成为了相亲心爱的大家庭。

  记住乡愁的“春节、元宵节”。在这两个最具中国特色的节日里,我们将区“记住乡愁”的活动与学校感恩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假期中了解这两个节日的意义,同时开学前准备好家乡的特产或者有名的物产,开学后在中队里来一次“我爱家乡物产展示交流”活动,与班级的老师和同学分享,共同感受幸福生活。

  (三)渝州半岛走一走,少年感恩在心中

  让学生见证重庆的发展,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与富饶,增强学生对家乡乃至祖国的热爱之情,结合“国庆节”、“植树节”以及“雷锋纪念日”开展常态式的感恩活动。

  节日走一走,将雷锋纪念日与植树节结合起来,每年都有不同主题的感恩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去宣传,保护环境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传达一种对生活的社区和街道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的感恩之心付诸于行动之中。

  节日传一传,将“国庆节”结合向国旗敬礼的活动,学校向各班级传一传国庆感恩活动方案,要求各班级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传一传,一起参加感恩活动。

  节日秀一秀,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秀一秀参加 “我和国旗合个影”、“让国庆红遍朋友圈”、“网上签名寄语”等活动,激发对祖国深深的感恩情怀!

  (四)感恩种子播心中,自创佳节乐哈哈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为了让孩子从小播下感恩的种子,我们从中国的节日发展到学校的特殊节日。于是创建了我们的节日——校园感恩节、亲子运动体育节、迎新年感恩文创集市节。

  欢乐点赞—校园感恩节。校园感恩节定在了每年5月31日,学校将举行盛大的颁奖活动,打造以感恩为主题的楼道文化,用孩子们身边的感恩故事来教育影响每一位师生。

  家庭参与—亲子运动体育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有趣的亲子游戏,近几年开展了“大家跳起来,快乐又健康”、“活力少年,快乐追梦”、“强健体魄,逐梦杨威”等亲子活动,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感恩父母的精心养育,感恩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劳。

  创新动力—“迎新年感恩文创集市节”。充分体现“ 弘扬感恩,互贺新年,共祝幸福”欢乐的氛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孩子们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乐于沟通、勇于尝试、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校还请专家为学校创编了以感恩为主题的大课间排舞,分别是《跪羊图》、《国家》和《感谢》,深入感恩教育细微之处,不仅身体得到锻炼,同时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艺术修养。

  校园里三大自创感恩节以及感恩排舞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红红的“中国节”,更是对感恩教育空间的一个延伸,打造出了校园与众不同的特色感恩活动,展现校园独特的德育品牌的效益。

  三、活动成效

  经过多年来抓住中国特有的“节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感恩德育品牌系列活动,学校形成了“恩泽校园,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感于心、恩于情、润于行”的校风、“友爱互助、彬彬少年”的学风。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要常怀感恩之心,塑造了学生的健全人格,涌现出了知恩、感恩、报恩少年榜样人物。逐步让活动主题化、课程化、生活化、序列化,让红红的中国“节”承载着真善美、让红红的中国“节”滋养着感恩根、让红红的中国“节”照耀着满堂红。

  (一)心中点燃一团“爱心红”。

  孩子们懂得了家乡的美丽与富强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无数的劳动者辛勤付出。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了这种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当下,他们纷纷在日记中,课堂习作中描写枇杷山公园的美丽,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孩子们也懂得要尊重他人的劳动,要用实际行动将爱心传承。

  (二)相亲相爱牵手“温暖红”。

  孩子们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对父母深怀感恩之情同时他们还懂得了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很多人。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付出的爱心,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学校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

  (三)少年感恩友爱“社会红”。

  孩子们怀着感恩之心 自发将感恩之行回报于社会。李彦霖等8人学生在放学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头部受伤、血流不止,周围的路人却都不敢上前施救。孩子们没有迟疑、没有顾虑,立即上前对老人施救,有的用书包垫住老人的头,有的用餐巾纸为老人摁住伤口,有的不停地叮嘱老人不要动弹,以免伤口流血,有的小心翼翼地抬起老人的头,将书包垫在了他的头部……孩子们的纯真和热情感动了周围的群众,救人的事迹也被搜狐网、北京《京华时报》等媒体转载报道,并被授予“平凡的良心”人物称号。

  (四)创建节日分享“点赞红”。

  通过校园传统的感恩活动,孩子们不仅懂得了分享。更体会到感恩他人的快乐,从而能更乐于奉献,乐于感恩。王永朴等老师无私的资助学校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当老师咳嗽时孩子们递来的一杯杯清茶、吃中药时一颗颗左药的糖果、行走困难时一双双稚嫩而有力的小手,将感恩教育的分享与传承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纷纷为学校的感恩活动点赞,为红红的中国“节”点赞。

  四、社会价值

  红红的中国“节”赋予感恩教育鲜活的时代内涵和实践特点,将“爱物知恩 节用惜福”根植于师生心中,人人拥有感恩之心、感恩情怀,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以冷静的、善意的、宽容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去解读,并以良好的行为去践行、去反馈。“红红的中国‘节’感恩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和校园节日为切入点,将感恩惜福的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中、德育活动中、校园建设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影响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转变一个社区。让真情充溢在家庭之间,社会之间,共同奏响新时代感恩之歌!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