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我是惜福德精娃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6日
  渝中区中四路小学校主题实践活动案例

  一、设计背景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做人德才兼备,做事精益求精”的“德精”梦想,扎实推进 “德精”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大力倡导节俭节约,建立健康消费模式和文明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学生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学生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身边小事做起,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觉培育感恩党和社会、感恩父母和老师、感恩生命和自然的强烈感恩之心,奠基学生“爱物知恩 节用惜福”的“德精”人生,我校开展了“我是惜福德精娃”主题实践活动。

  二、设计依据

  我校的德育工作,在“德才兼备,精益求精”的“德精”特色文化引领下,确立了“生活德育”的工作理念,大力完善“共同关注、主题实践、讲演内化”德育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陪伴、关注、对话、建设”的德育工作方法,精心构建学生优质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和感悟中,坚定“对己负责、对人诚信、对社会文明”的“做人三原则”,夯实“能自理、会学习、有特长、善合作、共分享”的“做事五基础”,奠基学生有道德、有才能地成长。

  三、活动目的

  (一)通过课程指导,生活训练,体验感悟,帮助学生理解“爱物知恩 节用惜福”的道德内涵和实践价值,指导学生树立“食为天、礼为先”的餐桌文明意识,倡导“文明消费、节用惜福”的良好社会风气,不断提升学生对生活幸福观的更深理解,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物知恩,节约粮食、节约水电、珍惜幸福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营造“爱物知恩 节用惜福”的校园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戒奢克俭的优良品德。

  四、活动原则

  (一)课程育德,专时专用,明理导行。

  (二)小题大做,主题实践,悟理慎行。

  (三)生活关注,随时随地,以理督行。

  (四)家校合作,学科共育,知理检行。

  五、活动方法

  陪伴——关注——对话——建设

  六、活动实施

  生活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提高他们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实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终身相伴的精彩人生,我校采取“陪伴、关注、对话、建设”的工作方法,构建“我是惜福德精娃”学校特色课程、年级课程、学科课程,建设适合学生成长的精彩生活。

  关键词:陪伴 关注

  开展“我是惜福德精娃”德精奖章争章活动,将“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内容融入“德精品端”课程。教师处在“陪”的位置,建立“伴”的关系,发挥“育”的功能,成为学生情感的支持者,行为的指导者,道德的示范者。把学生置于道德成长主体地位给予注意:一是关注生活环境;二是关注生活内容;三是关注生活体验,利用各种时机,大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基础道德”这三大内容,指导学生认识和体会我现在是怎么做的?这样做有意义和价值吗?能不能有更好的做法?行政、教师及时进行关注和评价,发放奖章,落实“人人德育、人人陪伴”的理念,逐步培养了学生“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以“勤俭持家、孝爱惜福”为主题开展“议家风、立家训、

  传家礼”的亲子小报制作展评活动,家校结合、共同关注,引导学生家庭自觉提升家庭教养,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风气。带动全家节约粮油、水电,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培育勤俭持家、积德行善的家风家教。

  关键词:对话

  开展“我是惜福德精娃”年级主题展示活动和讲演十分钟,以“讲、演”为对话的主要形式,通过“爱物知恩 节用惜福”的儿歌诵读、讲演、辩论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强力表达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内心感悟世界,聚焦主题,促进“尊重劳动、爱物知恩,节约粮食、节约水电、珍惜幸福”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思考,落实道德内化,提高了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建设

  (一)文化建设——惜福校园 文化浸润

  以“爱物知恩 节用惜福”为主题,设计“立德树人”、“成长第一”的“德精”校园,学校文化建设以生为本、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行为特点、认知特点,富有教育性、主体性、人文性,呈现出“精致、精细、人文”的惜福文化。

  (二)课程建设——精彩生活 成长奠基

  1. “我是惜福德精娃”特色课程

  如:“德精品端”特色课程之“淘精彩”跳蚤市场活动,学生自主交易闲置衣物、玩具、图书,形成“合理消费、节用惜福”的朴素消费观。

  如:“善待自然、环保惜福”社会实践活动,手绘自然笔记,引导学生从善待自然开始,珍惜每一分资源。

  如:“德精能强”特色课程之“超级变变变”旧物改造、手工制作课程,“小小实验家”课程,初步形成珍惜资源的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我是惜福德精娃”年级课程

  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行为特点设置课程,还原人于生活之中,把人引向人的真实的、具体的、完整的生活。一年级:惜物品 爱家人;二年级:爱物小巧手;三年级: 让“爱之书”传下去;四年级:文明用餐、节俭惜福;五年级:勤俭持家、孝爱惜福;六年级:惜时感恩,做更好的自己。

  如:让“爱之书”传下去的活动,动员学生搜集整理已经阅读或是不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制作“好书推荐卡”;以年段为单位,班与班结对子,高年级将书传递到中年级,中年级将书传递到低年级;得到书籍的学生或班级制作“感谢卡”送予赠书人;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懂得惜福和感恩。

  3.“我是惜福德精娃” 品德课程

  我校的品德课程深入细致关注学生生活,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整合教材资源或者创生教学资源来适应学生的道德成长,促进品德课程活动化、实践化、体验化。各年级课程主题为一年级:我们的家庭;二年级:保护地球、争当地球小卫士;三年级:谢谢你的爱;四年级:明明白白消费;五年级:我的中国梦;六年级:节俭惜福、做“德精”少年。我们在这些课程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享学生个体道德经历和道德智慧,深入推进“爱物知恩,节用惜福”教育。

  4.“我是惜福德精娃” 学科课程

  各学科课程的设置与该学科的学科德育常规紧密结合、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活动主题分别为:音乐“乐声育人”;美术“美美与共”;体育“爱护环境、惜物爱物”;英语“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科学“节约资源、善用能源”信息技术“爱护设备、节用惜福”数学一组“幸福课程之教辅读物收集”;数学二组“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如:音乐学科根据“乐声育人”这个活动主题,培养学生

  规范使用音乐教室及其物品,开展“爱物小达人”评比活动,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低年级:活动关键词:节约,主题“变废为宝恰恰恰”,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将废旧物品变为美妙的音乐,培养学生环保、节约意识。中年级:活动关键词:爱物,主题“我爱葫芦丝”,结合葫芦丝吹奏的教学,规范学生使用葫芦丝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爱惜乐器。高年级:活动关键词:知恩,主题“感恩的心”,以演唱、聆听等形式开展学生自主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感。

  数学学科二组调查舌尖上的浪费,对学校早餐和中餐的食物垃圾质量统计,渗透统计思想,复习统计表与统计图,制作数据小报,引导学生了解粮食与我们的关系,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并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与生活。

  七、活动效果

  通过课程指导,生活实践,体验感悟,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极探究、大胆实践,独立思考、强力表达,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爱物知恩、节约粮食、节约水电、珍惜幸福的良好习惯;坚定了“对己负责、对人诚信、对社会文明”的“做人三原则”,夯实了“能自理、会学习、有特长、善合作、共分享”的“做事五基础”;关注核心素养,落实课程育人,奠基学生有道德、有才能地成长。

  八、活动反思

  (一)主题实践活动课:立足于“沃土”

  适合学生是我校主题实践活动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活动主题,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根据“陪伴、关注、对话”收集到资源,把道德规范主题化,实践化,根据学生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学科提出不同的目标,将主题活动融入学生生活,让校园时时处处高扬道德旗帜,闪耀真、善、美光芒,把校园变成学生道德成长的沃土。

  (二)主题实践活动课:立足于“植根”

  主题实践活动不是学生生活的重复,而是引领学生道德成长、目的是培植学生做“人”之根,成“人”之本。一是主题感召。“我是惜福德精娃”的主题就是对学生进行惜福教育的感召。二是实践体验。提供充足的活动资源,让惜福教育植根于学生生活,学生在试着做、仿着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加强过程方法、行为习惯和情感体验的指导,给学生道德实践强有力支持。三是活动展示。我们以规范的仪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讲演活动中的真人真事,用多彩的形式诠释活动内容,小题大做,引领学生对主题的真切感悟和主动践行,比如:英语学科利用教材中的单元节日主题,开展中秋节、圣诞节、教师节、万圣节节日展示活动,通过手工制作、英文诗的撰写和诵读,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中引导学生体会爱与关怀。

  (三)主题实践活动课:立足于“强干”

  主题实践活动的实践主体是学生。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道德成长的主体地位。强化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体验和思考,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坚定对道德生活的追求,培育核心素养。形象生动的幻灯片展示和自信表达,生动的小报、精彩的故事,无不体现着同学们对惜福教育的深刻认识。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