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发扬刘老模范精神 纯净当下腐化学界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9日

  6月14日的澎湃新闻有这样一段话,刘先林院士回信“国家给我的奖励和荣誉已经够多了,现在想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做上”。这是6月1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刘先林院士在高铁二等座上笔耕不辍的照片后,有许多人联系他所在研究所工作人员,希望对刘院士做进一步报道,刘院士委婉拒绝采访要求时所说的话。这段话表明刘院士在科研生产中是遵循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模范。

  刘院士是爱国奉献的模范。公开资料显示,刘先林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曾用很少的科研经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资金两亿多元。这些事实表明,刘院士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目前我国学术腐败严重,论文造假、贪污科研经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年4月20日,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的中国医学论文被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回,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议;浙大教授陈陈英旭因贪污945万科研经费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而与那些随意占用科研经费者相比刘院士的职业道德尤显高尚,他从不以滥用科研经费,反而竭力节省经费,将经费用在刀刃上。如果他没有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不会少用科研经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省巨额资金。正是他的爱国情怀支撑着刘院士的钻研精神,为他提供不竭动力,他的这种爱国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净化学术界急切所需的。只要人人都有这种精神,学术腐败将再没有滋生的土壤。

  刘院士是不争名利的模范。一句“国家给我的奖励和荣誉已经够多了”的话,彰显了刘院士不争个人名利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今年78岁,在几十年的科研中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报专利,用他的话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搞的科研工作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由此可见,刘院士搞科研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国家和国家科技进步,从不考虑自身的名利,这种不争名利多做贡献的科技职业道德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现在学术界浮躁之风盛行,只要有一点成果就大肆宣扬,且很多专家学者的精力都用在与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争名夺利之上,使得学术界缺乏真正沉下心做学问的人。尽管取得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应以出名为目的,反而应该沉淀静心,刻苦钻研,将学术成果转化成技术成果。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刘老这种不争名利的精神,只有真正醉心学术,不问名利才可能取得大成绩,获得真正的成功。

  刘院士是勇于探索的模范。20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一比一万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院士主动请缨,短短一年时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之后的几十年,“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遇到瓶颈阶段,老刘就是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几十年来,刘院士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我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靠进口的历史。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刘院士这种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展现了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当下学术界缺乏创新探索精神,很多学者不愿花大工夫钻研,只愿不劳而获,因此才出现了大量的论文和学术成果抄袭成风的现象。只有培养学者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学术界争相向上,使我们的学界得到真正净化。

  刘院士热爱祖国,不争名利,勇于探索的模范行为,充分证明了他树立雄心壮志,努力钻研业务,掌握先进科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崭新的精神风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科学事业。他真正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他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个典范。(王曦)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