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填报志愿别让“自愿”缺位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3日

  6月中旬,重庆杨家坪步行街的高招咨询会热闹非凡,但现场却是“家长多娃娃少”,他们都是代孩子来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高考之后,还有“大考”,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放榜,学生和家长将迎来志愿填报的“大考”,但这个时间,也是家长“包办”“越权”填报志愿的高发期。

  填报志愿是门技术活儿,需要准确详实的技术支撑,需要开阔细腻的理性剖析,需要家长、教师及过来人丰富的阅历来规避陷阱,避免盲目。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考生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意愿确认,对大多数年满18周岁的考生而言,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职业意愿和所求学校,因而在“填报志愿”时,父母应该尽量以“谋士”的身份出现,多收集学校和专业信息以供孩子参考,决不能“反客为主”,将考生本人置身事外,让“自愿”缺位,更不能直接“包办”,这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父母职业寄托与孩子志向追求之间的关系。一些父母常陷入“子承父业”的思维窠臼,或是将自己的事业划定为孩子的人生蓝图,或是将自己的未竞理性寄托到孩子身上去实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处理好这个关系,就要打破思维定势,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权利,要鼓励他们勇敢追求多样性,成为世界多元的创造者,鼓励孩子成为“认识自己与对待自己的统一体”,而不是强加意志,成为父母职业理想的“克隆人”。

  处理好当前热门职业与未来可变量之间的关系。意大利有句谚语“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眼下的“热门”职业,几年后或许就成为“冷门”,眼下的“冷门”职业,也可能成为“热门”,没有一层不变的未来。而人们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对未来的预测不尽准确,因此,父母作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参谋官”,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不要妄断,更不要以眼前的“热门”职业,强迫、诱导孩子做选择。要明白填报志愿只在一时,在今天和未来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而这段路需要靠孩子自己去探索。

  处理好功利性选择与功德性引导之间的关系。“这个专业好就业”“这个专业有‘钱’途”“这个专业比较体面”,一部分家长在志愿填报时,功利化倾向明显,以谋划孩子的“钱途”和实质性收益为主,而青少年正值满怀崇高理想想干一番事业的年纪,无论是新闻学、英语教育、商务管理,还是信息技术、医药学、考古学都是孩子从心所愿、立志作为的充分体现。父母与孩子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明显,家长也常以“为你好”为由僭越孩子选择的权利。因此,处理好这个关系,就要降低选择的功利性,多做些公德性教育和引导。将社会责任感带入志愿填报中,提供给孩子更多符合这个年龄意愿和正能量的“选择题”,引导考生做一个对社会有奉献的人。唤醒考生的生命内力和价值思考,引导他们从个人世界走向天下情怀,而不是一味钻“钱”的牛角尖。

  志愿怎么填,事关孩子前途。考生要理理性认识自己、沉心静气认真剖析自己,找准自我定位,让自己的自愿“补位不缺位”。家长要对孩子喜好、性格、意愿心中有底,备好功课,做好“参谋官”的分内事,尊重考生自我意愿,做到“到位不越位”。马克?吐温说:“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高考志愿填报正是开启孩子面前黄金时代的钥匙,而这个难题,需要家长和考生共同努力,才能得出令彼此满意的答案。(文宣)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