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长在崖壁上的老街区,经过多年滋养,长进了市民、游客的心里,即便是在小长假“尾声”,“到此一游”者依旧络绎不绝。
“到此一游”者经由一处“挂”在崖壁上的步道抵达。有些人一边双手叉腰上行,一边和城市风情合影;有些人走累了,就地凭栏,远眺碧绿江水,感叹烟火人间;有些人发现崖壁上的咖啡店,兴喜这份偶遇,在“两江美式”“老荫茶美式”等特色产品中挑选;有些人对生长在崖壁上的老树兴趣十足,小心抚摸根系,赞美这份独有的“山城生命”。
“到此一游”者也从解放碑商圈的繁华中走进,时光随着步履的深入而慢慢变得安静,戴家巷老街区入口处的“老虎灶”以前专供居民热水,现在成了他们拍照的“打卡”点;崖壁上的老小区,以前是老式的“江景房”,现在遍是餐饮、文创小店,街区活力满满,小店从居民楼的底层向居民楼的二层“生长”。
“戴家巷是我们在重庆的最后一站了,这里适合慢慢地游览。”小凤和男友从云南来,他们提前做好攻略,还是觉得时间太紧。“重庆好玩好看得太多了,我觉得它的魔幻不止是它的地形地貌,还有它的共生共融,比如戴家巷和解放碑。”
与繁华共生共融的,还在生长中的大井巷也算其一。随着越来越多的特色小店选址于此,到大井巷漫步的“背包客”和“拉杆箱”也越来越多。他们和遛弯的居民、遛娃的老人、闲聊的邻里、做街坊生意的小商铺共同生成了一幅生活集锦。
“很喜欢这种体验感,更深层地接触当地市民的生活。”来自桂林的游客周女士说,他们一家来重庆游玩就住在附近酒店,第一天就来“打卡”了串串,“味道很好吃!我们还听到附近的本地食客在猜拳,瞬间觉得选对了店铺,这里很有生活气息。”
这里的生活气萦绕在它的“重庆味”里,小巷深藏的居民楼,年龄小的也有20多岁楼龄。居民楼里,又藏着重庆人也“打卡”的地道美食, 火锅、串串、冰汤圆……麻辣鲜香,酣畅淋漓,味蕾体验感充分满足。
这里的生活气萦绕在它的“山城造”里,小巷“四通八达”,通临江门、通一号桥、通民生路、通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居民们出行便捷,游客也可在city walk中体验山城魔幻,阳光铺洒,树影斑驳,爬坡上坎,山城老社区特色鲜明。
重庆母城渝中,如此丰盈的老街老巷还有很多,它们是本地市民的“生活场”,也是外地游客的“到访地”,有历史,有人文,也有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