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
史,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
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
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渝中文明网制作“走亲访友晒文明”专题,倡导老百姓在拜年、出游过程中,与文明常在。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详情]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详情]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
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
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
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详情]
    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
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
,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
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详情]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和谐文明新风,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使老
百姓度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春节,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渝中文明网邀请市民就春节期间的不文明现象展开讨论,一起来看看大家
都说了啥?
市民许华锋:
移风易俗过新年,破除陈规陋习。要摒弃大吃大喝、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奢侈风气,多以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字谜灯会、养生健身讲座、读书征文、游园踏春等积极健康的活动来丰富节日生活,过一个健康年。

市民陈瑶:
孝老爱亲过新年,保持优良传统。利用春节假期回家看看,陪伴父母、探望师长、看望亲友,谈话聊天时不玩手机,多与老人唠家常,主动承担家务活,让老人们过一个身心愉悦的新春佳节。

市民蔡荣:
和谐互助过春节,弘扬道德风尚。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不乱扔垃圾,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文明礼让,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等“送温暖、献爱心”。

市民肖明仕:
文明旅游过新年,引领生活时尚。时刻不忘保护环境,节制燃放烟花爆竹,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鼓励低碳文明出行、倡导文明旅游。

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主办
渝中文明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渝ICP备070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