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北文明网 >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 道德模范

先进模范展 | 曾美华:“读书”的故事

发表日期: 2022-05-31
责任编辑: 付 珊珊

 

  2006年,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面向全社会为服刑人员中的“三无人员”征集“爱心家人”,蜀都中学退休教师曾美华参加了。2006年至今,坚持帮教未成年犯。2013年,在她的带领下,成立了“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吸纳350余名志愿者参与志愿帮教。十几年来,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带去浓浓的社会关爱,帮助230余名失足少年,保持通信1500余封。曾美华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曾妈妈”。

  曾美华先后获得重庆市身边好人、重庆市最美法律志愿者、重庆五星级志愿者、重庆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重庆市首批十大法制人物、重庆市十大感动人物、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随着社会发展,对失足少年帮扶工作有了新要求。“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在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重庆市江北区新新驿站志愿者服务中心”。

  与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一对一”签约帮教外,还增加了对刑释未成年人及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以利于重新社会化的成功。

  曾美华同时是区检察院聘请的“合适成年人”,多次参与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关于未成年人的有关案件。

  因此她多少次听孩子们讲辍学的原因、离家的理由、犯罪的心路历程。看着孩子们幼稚气未脱却戴着冰冷的手铐,或身着囚服被禁锢于高墙铁窗之下,曾老太太内心沉重,深感不安。

  青少年犯罪是失败教育结出的恶果,是国家之忧社会之痛。一个孩子犯罪牵涉的不仅仅是他自己,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曾美华说:“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治理青少年犯罪作一点贡献。

  多数犯罪未成年人是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普遍文化少生存能力低下,最先也曾打工谋生,后来因各种原因步入歧途。谁来给他们纠正严重偏离的人生观、价值观?谁来给他们建立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精神的问题要用精神的办法来解决。古人称“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道德评价;“书犹药,善读可以医愚”,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曾美华希望让书香浸润失足少年的心灵,给他们补上人生启蒙课,化腐朽为神奇。

  未成年犯管教所各个监区都有图书,但是数量不多种类亦少。且不说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仅是粗浅阅读,没有一定数量的各类书籍,都是”空了吹“。2015年初,曾妈妈发起了“让阅读走进未管所”的捐书捐款活动。

  在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下,曾妈妈历经千辛万苦,如愿筹集到文学经典、中外名著等各类图书四千余册。比如《四大名著》有原著、简读本、绘图本、连环画……她希望让各种文化程度的孩子都有书可看。这些书帮助一个监区建立了图书室。

  事实证明是有效果的。有个刑期短的孩子说:“我已经看完了‘四大名著’的连环画、绘图本,正在看简读本,我要争取在这里把原著看完。”

  刑期14年的杨某说:“我已经看了几十本书了。我好高兴、感觉好幸福!”

  小秦只上了小学三年级,长期没提过笔,写的字像蚂蚁军团混战后的残兵败将,多数缺胳膊少腿,无法识别,看他写的东西全凭猜。一年后,他给曾妈妈的信中居然引用了古诗词,抄录了南唐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原来他眼睛近视了,想有副眼镜。曾妈妈当然满足了他的愿望。让他能够更好地学习了。

  有个孩子的读书心得很有意思:“曾妈妈,感谢您送了许多书来,感谢您请书法家来教我们写字,感谢您和我们一起讨论读书心得,感谢您给我们作报告、讲课。虽然以您的年龄我们应该叫您‘奶奶’,但是我们都喜欢亲切地称呼您‘曾妈妈’,其实以您的心态更想叫您一声‘姐姐’。亲爱的‘知心姐姐’,我们喜欢您。”

  曾美华说:“在与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深感自己知识不够用,尤其需要补充《法律》《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重庆市司法局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举办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这个大班有一百多名同学,她的年龄比最小的同学大半个世纪。本来,她可以不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但是她选择了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一样冲锋陷阵。

  曾美华当时七十五岁,学习困难是不用质疑的:人老眼花看书慢,记忆力减退更是无法抗拒的事实。她说:“一个概念看二十遍都记不住。晚自习看书复习吧,就没有时间刷题;直接做题呢,就像米都没得,煮啥子饭耶!”深感学习跟不上趟的无奈。

  两个月后考试成绩出来,没有悬念,两科都没有及格。

  “还考不考呢?”

  年愈古稀的曾美华没有退缩!她利用自己当了几十年老师的优势,知道该怎么学习。

  首先,反复看书、弄懂概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第二,刷题。她收集了五年的考题共十套,每套225个题,做一遍2250道题。她居然做了三四遍,一共约八千道题。

  八月、九月、十月,不管天气有好热,只要有空,她就在看书、刷题。十一月份再进考场,顺利过关是意料之中的事。

  曾美华读书迎考的故事,给孩子们树立了“勤奋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