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   主办
首页 > 聚焦重庆 > 正文

管永双 李云杉:90后夫妻誓做制陶人 传承古老技艺“烧”出“新”彩

来源:
字号:
[小]
[大]
【打印】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管永双,男,1991年9月生;李云杉,女,1990年9月生,夫妻俩均为重庆市“荣昌陶制作技艺与荣昌陶柴窑烧制技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夫妻俩师古而不泥古,让古老的荣昌陶焕发出新生机,他们的作品4次获得“中国四大名陶展”等陶瓷艺术类专业奖项,作品《無象》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两人曾荣获“重庆好人”称号。

  传承自大师 誓做制陶人

  在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穿过一片金黄色的柑橘林,映入眼帘的是青顶白墙的土砖瓦房四合院——西山雨陶坊,叩开木门,管永双、李云杉正在工作室埋头制作茶壶陶坯。

  “我们制陶就是纯粹的喜欢。”两人手扶陶土,眼里充满光。

  2014年7月,管永双和李云杉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之后,就在荣昌区从事设计工作,两人一边做设计边学习拉坯,还向市级非遗传承人、当地知名工匠张俊德学习手拉坯。

  2015年9月,两人毅然辞掉了国企“铁饭碗”工作,一头驻扎进安富街道,在村子里安了家,筹备起工作室,决心专注制陶。

  “做陶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窑。”90后夫妻管永双和李云杉掷地有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建窑之初,两人就花光所有积蓄,添置了制陶设备,并购买了砖、河沙、水泥等材料。运材料时,两人请不起工人,就找了一辆“鸡公车”,一趟一趟地推着上山,手上的血泡破了一次又一次。

  “当时差点就顶不住了。”管永双一边回忆一边笑着说。

  身上零钱硬币加起来不到一百块钱、高温窑前72小时的不眠不休、旁人的质疑与亲戚朋友的不理解、不支持,这些都没能阻止管永双和李云杉坚定的走陶艺之路。

  选泥、晒泥、揉泥、制坯、晾坯、打磨……这繁杂又无聊的制陶流程,是管永双和李云杉的兴趣所在,心之所向。

  守艺中创新 陶器焕新颜

  荣昌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工艺和造型偏重于古朴和实用的农家器皿。在传承、创新和发展这门古老艺术的道路上管永双、李云杉在器型、颜色等方面进行了诸多艺术创新

  夫妻俩很喜欢自然之美,希望把荣昌陶传统工艺与他们感知的自然之美、对当代生活的触感、现代审美相融合,给予古老实用的荣昌陶以美丽新生。

  他们将身边每一朵花、一叶草、一个果实、一块石头都化入作品之中。院子里的柑橘变成了系列作品《冬橘》,白蚂蚁吃掉树皮下的树干变成了系列作品《木蚀》,莲蓬、灵芝、小野菊出现在了陶器的瓶身、壶口……

  管永双有自己的美学思考,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直接展示大地的色彩。

  2016年,管永双找到了源于自然的草木灰釉。利用松针、芭蕉叶、板栗、荷叶等不同植物烧制而成的灰制成釉、经过烈火淬炼,竟然神奇地重现了几近植物原本的色调。

  “粹万物之精华,见大地之本色”,这让管永双感到欣喜,也促使他将中国汉代的灰釉进行了创新发展,开辟了银杏灰釉、芭蕉灰釉、崖柏灰釉、檀木灰釉、荷叶灰釉等类别丰富的草木灰釉,管永双、李云杉的植物灰釉系列作品也得以在《中华手工》期刊发表。

  2019年,夫妻俩的作品《無象》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在熊熊烈火下,两人系统性地总结并验证出了“柴烧”五类成色烧制技法非遗传承与创新,给出了新的答案。

  免费传技艺 薪火永

  一炉传承了2000多年的窑火如何做到生生不息

  “只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荣昌陶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夫妻俩不仅自己潜心制陶,还倾囊相授,发展非遗传承人。

  2019年8月中旬,武隆区羊角街道,路边的花草被烈日晒焉耷拉在地上,罗念手拿橡胶锤,在管永双、李云杉的微笑注视下,用力地敲下窑顶最后两三块砖,窑炉封顶了。

  月初,45岁的罗念开始跟随管永双、李云杉学习制陶。他们不遗余力教授罗念技艺,还赠送坯机,帮助选址建窑。如今罗念也成为武隆区区级非遗传承人。

  “你给我寄银杏叶,我给你烧银杏叶灰釉杯。”管永双、李云杉在朋友圈一发布这活动,就炸开了锅,上千人在寻找银杏叶的过程中,了解荣昌“灰釉陶”的工艺制作流程。

  凭借清新雅致的陶元素布置、舒适恬静的乡村生活意境,管永双、李云杉亲手DIY的“世外桃源”——西山雨陶艺工作室,深受年轻人喜爱,至今吸引观光游客近10万人次,创造经济价值200多万元,带动3家企业入村落户

  作为荣昌区陶都先锋志愿队的骨干志愿者,管永双、李云杉还免费向村民和游客开展荣昌陶制作教学体验,坚持每月到各个校园开展荣昌陶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1200小时,开展免费教学600余场,覆盖学生2万余人。

  新鲜血液持续不断的注入,让荣昌陶薪火永续。

责任编辑:杨山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