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   主办
首页 > 聚焦重庆 > 正文

陈方祥:悉心照顾6位老弱病残33年 “千斤顶”把家开成“养老院”

来源:
字号:
[小]
[大]
【打印】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陈方祥,男,1958年生,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乐公村村民。33年来,他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用心陪伴中年丧偶、老年丧女的岳父,让他们安享晚年;他将无儿无女的大哥大嫂、耳聋单身的二哥、智力残障的大姐、年迈的姐夫接到家里,为他们搭建起一个遮风挡雨的幸福港湾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陈方祥“千斤顶”一样,为家人顶起了一片天曾荣获重庆好人”称号

  您养我小,我陪您老

  “只要我在,家就在。”

  一个女婿就是半个儿子1990年初,陈方祥毅然将岳父接到了家中赡养。在此之前,岳父遭遇中年丧偶二女儿和女儿又相继离世,即将迈入老年的经受不住打击,精神抑郁,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妻子外出打工,陈方祥则留在家中,一边农活一边照顾老人。

  岳父脾胃虚弱,陈方祥就经常到后山挖草药,精心煲制鸡汤为他调理身体;岳父受到刺激后变得胆小怕黑,陈方祥每晚陪伴床前,直到老人入睡;岳父感到孤单、生活没乐趣,陈方祥地里干活带着他,一边辛勤劳作一边与老人聊天……

  在陈方祥的精心照料下,岳父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身体也日益康复。这样的日子持续了23年,直到2013年岳父84岁高龄离世。

  赡养岳父时,陈方祥还照料着耳聋的二哥和父母。

  母亲患有肺气肿、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常年卧病在床,50多岁时就被医院宣判了“死刑”。喂药喂饭、端屎接尿、擦身子……在陈方祥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母亲奇迹般地活到82岁,2006年寿终正寝。

  父亲年老中风,2007年病情加重瘫痪在床气脉不通,时常便秘,陈方祥就用手帮父亲排便,还常为老人做按摩,不厌其烦,直到2009年父亲安详世。

  “您养我小,我陪您老”陈方祥伺候老人,耐心细致,3位老人倒床那几年,身上没生过一次疮,被褥床单总是干干净净

  5亲人构筑幸福港湾

  母亲弥留之际,将无儿无女大儿子和二儿子托付给陈方陈方祥当时便哽咽坚定地点头答应。

  陈方祥弟兄姊妹八人,他排行老四除了大哥大嫂和二哥姐姐夫居住在深山里,姐姐患有癫痫,其儿子在外地做了上门女婿。妹妹在高阳场镇居住,偶尔会回来看望。剩下的兄弟姊妹,按陈方详的话说,“除了失踪的,就是需要依靠自己照顾的”。

  2010年,陈方祥的弟兄姊妹陆续步入老这年冬天,陈方祥刚把摔伤的大哥送到县医院,又接到姐夫的紧急电话,得知姐姐癫痫病发作昏迷不醒,他又立即跟随救护车赶往姐姐家。经过两天的紧张治疗,姐姐终于苏醒过来。

  考虑到这种奔波不是长久之计,陈方祥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将大哥、大嫂、姐姐、姐夫接到家里照顾

  自此以后,加上在陈方祥家一起生活20多年的二哥,他们组成一个10多人的大家庭这五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彼此关心、互相照顾,温馨又幸福。

  2014年,大哥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无法自理,犯起傻来,大小便随处拉稍有大意还走丢为了确保大哥得到妥善照顾,陈方祥夫妇与二哥、姐夫组成了一个“4人看护组”24小时“轮流值守”一直服侍到2019年大哥去世。

  为让亲人吃得好、穿得暖,陈方祥夫妇不仅耕种六七亩庄稼,每年还养七八头猪和几十只鸡鸭,并利用农闲时到附近打零工补贴家用。

  “我们生活一起,相互可以说说话,遇到三病两痛有人照看,生活安稳……”如今,老人们平均年龄已超过75岁,说起在大家庭的幸福,他们脸上流露出安详、快乐和满足。

  父亲干不动了,我接着干

  上报高堂养育之恩,下恤弟兄手足之情。

  33载的辛勤付出和过度操劳让陈方祥的额头爬满皱纹65岁的他身体大不如从前,腰弯了,背驼了,头发全白了,各种小毛病也开始出现了。

  “家人平安,我就心安。”这是陈方祥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这个信念,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家人。

  这些年,陈方祥孝心、爱心和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大家庭,他的一言一行,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颗孝善种子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儿子在外务工,工作繁忙,每天都会给家里老人打电话问候,还定期寄钱回家在镇上生活的女儿陈琼看到日渐衰老的父亲有力不从心,自觉地承担起照顾长辈的责任,每天不论刮风下雨,都会赶回老家给伯伯、伯母、姑父、姑姑洗衣煮饭、端茶递水。

  “行善要趁早,父亲干不动了,我来接着干,照顾好长辈,为他们养老送终。”陈琼掷地有声地说。

  这不仅是一份承诺,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更是对孝善家风的生动传承

责任编辑:杨山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