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   主办
首页 > 区县工作 > 武隆区 > 正文

武隆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实现水清河美

来源:
字号:
[小]
[大]
【打印】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朝晖初上,江口镇乌江河段,几只白鹭从天空划过,停在河畔,芳草绿水间,鱼儿自在嬉戏,岸边油菜花随风飘摇,散发淡淡香气。流水声、鸟鸣声相互交织,宛如一首动听的赞歌,唱出自然生态优美和谐的旋律。

  若问如何获得这拾来即景的河光山色?武隆“河长制”的推出功不可没,让武隆的199条江河得到长效治理。

  2017年以来,武隆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加强河湖治理的决策部署,在全区全面推行河长制。从此,这项河湖库管护制度在武隆大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河长上岗 破解各自为政“顽疾”

  武隆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水库星罗棋布。据统计,全区共有大小河流199条,其中3条为市级河流,8条为区级河流。全区有水库32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4座、小II型水库23座。可以说,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了做好水文章,武隆区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

  2018年年初,区委书记和区长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武隆区总河长。

  和他们一样,河长制实施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共同承担起了治理武隆大小河湖的重任。全区所有河湖水库都有了“监护人”。为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区级总河长、河长分别带领水务、环保、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开展巡河调研,查看河岸线环境状况和河道管理现状,并提出治理目标和要求。

  区发改委、区水务局、区公安局、区财政局等部门作为区河长办成员单位,握指成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河湖负责,构成了环环相扣的河湖管护责任链条。

  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武隆逐条落实河湖管理主体和维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构建起了职能清晰、体制顺畅、责任明确、经费落实、运行规范的河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武隆区整合各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精干力量,彻底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

  “一把手”任河长,既是河流守护者,又是治理责任人。

  仅今年区总河长和区级河长以上率下巡河调研解决河库突出问题,16月区级河长(含副河长)巡河20次,召开现场会、座谈会17次,带动全区乡镇河长巡河1250次,村级河长巡河3828次。

  “河长制,也可以说是领导干部‘包干制’。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各级党政‘一把手’推到了生态保护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使原本无人管护的河流有了‘主人’。”区河长办负责人说道。

  截至目前,全区270多名河长、40多名警长全部上岗到位。在城区南滨路步行道旁,一块崭新的河长公示牌引人注目。河长名单、河道基本情况、投诉举报电话等一目了然。市民扫码关注右下角的“重庆市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后,既可以随时曝光“问题河湖”,还可以为河长建言献策。公示牌大大地拉近了市民与河长的距离。

  搭建框架 河长制“落地”促“河长治”

  95日上午,红豆社区河长员彭小兵巡河完毕,在巡河日志上写下了这样几行字:天气晴,江水尚清,江面上漂着些许树叶,需及时清理……自成为河长员以来,彭小兵每月至少两次的巡河从未间断。

  如今,在武隆,无论是大河小湖,都有至少一位守护负责人——“河长”。这些河(湖)长,用脚步丈量河岸,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河长制”在推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顺畅的运行机制。武隆区提出,要创新管理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确保河湖管理保护取得长效治理。

  今年以来,武隆区审定了《武隆区2021年河长制工作要点》《武隆区完善河长制工作机制体制方案》《武隆区贯彻落实市总河长令第3号工作方案》等,全面部署全区河长制工作。

  与此同时,区河长办牵头统筹“一河一策”(20182020)方案落实情况评估和“一河一策”(20212025)方案编制。目前,已全面完成11条区级河流“一河一策”(20182020)方案评估报告,已完成8条区级河流编制“一河一策”(20212025)方案(修改稿),正全面进入修改阶段,为科学规范实施河长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个个有力举措,一项项机制创新,目的是改变一座城。从“河长制”到“河长治”,落脚点是内涵更加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

  这些制度和方案的出台,既包含了武隆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规则、工作推进机制、年度任务清单,又直指痛点和难点,明确治理保护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四项清单。从全局到重点,从眼下到未来,武隆区初步勾勒出落实河长制的“路线图”。

  仅上半年,区河长办还督导部门协同,11个牵头部门深入责任河流排查污染源、入河排污口、岸线乱占等行为,跟踪督导入河排污口、清漂保洁、水域岸线等日常监管,区级责任部门按职履职跟进整改。16月,清理岸线垃圾510.5吨,水域漂浮物357.7吨,船舶码头垃圾37.05吨,巡查发现问题112个,无问题终止54个,整改销号11个,整改率为18.96%,整改中47个。在区级河长交办的问题23个,整改销号8个,整改率为34.78%,整改中15个;区河长办交办问题16个,整改销号13个,整改率为81.25%,整改中3个;市级暗访督查交办问题2个,整改销号1个,整改率为50%,整改中1个;群众举报及临时交办问题4个,整改销号2个,整改率为50%

  创新“河长制+”模式 营造共治共管好氛围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在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中,武隆区积极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创新“河长制+”模式,提出“河长制+健身”“河长制+公益”“河长制+课堂”模式,进一步推动河小清志愿服务活动横向发展。看到河流一天比一天清澈,群众的热情和干劲也来了。

  2017年,“河小青——守卫青山渝水·助力河长制”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以来,吸引了近1000名志愿者积极参加,这项“河湖卫士”民间河长巡河行动,每月开展一至两次。

  24岁的潘瑶瑶是区河长办的一名职工,同时也是“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她一直很关注水环境,每每有空闲时间,潘瑶瑶都会去巡河,她说,“有了这个团队,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人一起关注水环境,并参与到护水爱水的行动中。”

  和潘瑶瑶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正是越来越多像潘瑶瑶一样关注水环境的武隆人加入“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伍,武隆的水环境得到了长效治理。

  “我们刚开始巡查乌江时,走不了几公里就能捡到很多垃圾,现在通过宣传教育,市民素质普遍提高了,垃圾明显减少。”团区委书记刘伟清说,现在他们更多的是做一名环境宣传者,号召更多的人保护环境。

  如今,在各级河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武隆市民争做河流守护人。

  在武隆,还有另一支民间力量参与巡河治河,他们就是民间河长,在得知开展河长制工作要招募民间河长的消息后,他们“主动请缨”。

  “小周,麻烦你把火钳拿过来,这个石缝还有白色拉圾。”“大家再加把油!争取把这段河道清理完毕。”在白云乡,各村级河长、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统一开展汛期前集中巡河活动,积极营造共同爱护河流的浓厚氛围。

  在红星村喻家沟河流,记者看到,河长们正在清理河流里的漂浮物、障碍物、树枝等,见此情景,周围不少群众也纷纷加入了进来。“这样的活动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所以我们更应该主动参与进来。”一位老党员边挥铁锹边说道。经过大家近2个小时辛勤奋斗,整条河流变得整洁且干净,随后垃圾搬运车将垃圾运走。

  据了解,除了各街道乡镇的民间河长自愿报名外,武隆区还组建了巾帼护河队、志愿者护河队。结合区域实际、河湖特点,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护河,涌现出一批“河小工”“河小美”“河小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上半年,武隆区各级河长的强力推动和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密切配合,全区河长制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推,全区河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跨区县河流出境水质全面优于入境水质。如今,全区各级河长将继续把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按照《武隆区2021年河长制工作要点》挂图作战,确保流域水质稳步提升,让武隆199条江河成为沿岸人民群众的幸福河。(代君君)

 

责任编辑:cq_zhen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