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重庆团地委的整顿和改组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6日

 

重庆团地委的整顿和改组

 

 

 

 

1925年1月经过整顿后的重庆团地委部分负责人合影。二排左一为杨闇公,左二为萧楚女,三排左四为罗世文。

 

  1924年,一向标榜“超新”的四川军阀杨森逐渐暴露出反革命面目,大肆迫害革命者,童庸生、杨闇公等人被迫先后离开成都来到重庆。四川共产主义运动先驱王右木也牺牲在为革命奔波的旅途中,成都作为全省革命中心的地位日渐丧失。客观形势的骤变,使重庆逐步成为四川革命运动的中心。

  但此时,重庆团组织的状况还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最严重的问题来自于组织内部。尚处于初创阶段的重庆团地委不仅组织较为涣散,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团员人数也较少,总共才40余人,工作局面难以打开。特别是重庆团地委的主要筹建人唐伯焜组织能力较弱,常不参加会议和活动。1924年初,团中央批准重庆团地委改选,新当选委员长(书记)的何星辅是个“江湖中人”,而任秘书的范英士也不是党团员,甚至不知自己已“当选”,由此可见其草率。当时重庆团组织成员大都是青年学生,常因寒暑假回家或升学就业退团、脱团,整个团的组织活动经常陷于半停顿状态。

  尽管重庆团地委在工人和学生当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并缺乏大规模开展革命运动的群众基础和实际运动经验。加之重庆地处西陲,远离党、团中央,工作联系十分不便,不能获得经常性的指导,使重庆团地委的活动范围较窄,大都限于组织学习和纪念宣传等,不仅群众性和战斗性不强,没有脱离“研究小团体”的状况,大大制约了团地委作用的发挥,还没有真正形成一股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力量。

  面对这种状况,重庆团地委的许多同志力求加以改变。为此,恽代英、童庸生等都向团中央报告,请求能多给予具体指导,或派员驻川加强领导。经过重庆团地委多次努力,团中央最终决定对四川和重庆各地团组织予以整顿。于是,整顿和进一步健全重庆团组织,吸收更多的优秀分子入团,以迎接日渐兴起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就成了当时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恰逢此时,四川团组织出现了一件严重违反组织纪律的“吕潘缔约”事件。“吕”是国民党在四川的重要人物,时任熊克武“讨贼军”第一路司令的吕超。“潘”是重庆地方团组织的团员潘学海。两人在叙府(今宜宾)缔约,其主要内容是潘学海会同成都、重庆、泸县三处地方团组织向吕超请求每月接济100元,补助每个工作人员每月5元。这显然是个重大政治问题,等于是把地方团组织变为了国民党的附庸,违背了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在国共合作中保持独立的原则。事件发生后,萧楚女及时向团中央进行了反映。

  1924年9月1日,团中央作出严厉处分,决定解散成、渝、泸三个地方团组织,委派萧楚女作为驻川特派员,授予他“调阅文件、教育同志、整顿组织之全权”。10月,萧楚女受团中央委派来渝,指导重庆团地委进行初步改组,撤换了唐伯焜,改由罗世文任秘书、杨砺坚任组织、何星辅负责农工。他经过调查很快摸清了实际情况,决定从加强政治思想入手,对重庆团地委进行组织整顿。萧楚女了解到,团中央决定解散重庆地方团的根据主要是“与国民党缔约问题”,而事实上这一问题完全是潘学海个人的行为,与重庆团组织毫无关系,重庆团组织多数骨干成员是值得信任的。

  1924年11月19日,日本帝国主义在重庆制造了“德阳丸案”,激起重庆民众强烈的反日情绪。为发挥重庆团地委在反帝斗争中的作用,萧楚女迅速率领团地委投入运动,因势利导地领导民众开展反日斗争。在这场反帝斗争中,原本对萧楚女怀有成见的杨闇公等人,因相同的革命信仰及反帝反封建斗争立场一致而站到了一起,逐步有了共同认识和共同语言,他们并肩战斗,共同推动了斗争的发展。通过这场反帝运动,重庆团地委摆脱了“研究小团体”的状况,成为一支活跃的政治力量。

  萧楚女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了解到重庆团地委大多数团员是好的,包括对他有误解的一些骨干成员,都是忠实于革命事业的有为青年,决定团结多数、依靠多数来整顿和改组重庆团地委。1925年1月,重庆团地委进一步改选,由经验更加丰富和老成的杨闇公任组织部主任代行书记职务,童庸生先代理组织干事,后代理宣传干事,罗世文负责学生部工作。“一月改选”是重庆整团结束的标志,从此,重庆团地委迈入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在整团过程中,杨闇公、童庸生、罗世文等都曾激烈地反对过萧楚女。但萧楚女胸怀坦荡,不计前嫌,慧眼识人,坚持任人唯贤。整团开始时,他并没有公开团中央对他的委任,借此来树立自己的威信。而是在工作中通过实际接触,加深彼此了解,逐步取得相互谅解,最终达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团组织的目的,建立起了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通过整顿和改组,重庆团地委逐步转变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作风,迅速成为四川和重庆大革命运动的主导力量,担负起广泛唤起民众,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四川实现,推动巴蜀革命浪潮汇入到全国大革命运动洪流的历史重任。

  区委党史研究室 文/图  

编辑:编辑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