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探索作业管理新模式 建立课后服务新体系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探索作业管理新模式 建立课后服务新体系

我区各校务实创新推动“双减”见实效

 

  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以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目的的“双减”政策全面落地。2个月过去,在我区各校,这项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日前,记者探访了部分学校。

  打好“减负”组合拳

  促进“提质”见成效

  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对课程进行结构化分解,形成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研发一年级新生“萌娃初体验”适应性课程,解决新生家庭入学焦虑;2-6年级的主题实践课程,采用导师制,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实践活动。

  在学生评价上,学校建立信息化评价平台,开发“巴蜀榜样徽章”APP,录入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数据,通过为学生画成长动漫图,推送电子版综合素质报告册等方式,运用大数据全面描绘学生成长状态。

  作为教育集团的成员校,东水门小学围绕学科、单元、课时、环节四个层面,按照“学前铺垫性、学中理解性、学后巩固性”,打造“短作业”设计样本。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家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走访调查、数据测量、模型搭建等实践活动中,形成“作业+拓展+弹性+特色”的主题式“长作业”。

  目前,全区各教育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建共享优质作业资源,带动各校从课堂作业、课后服务作业、课外生活指导3个层面,设计“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初步形成“一个目标、多种设计”作业管理模式。

  做好作业“加减法”

  确保减负不减质

  “双减”工作开展后,家长担心最多的就是减少了作业量,教学质量会不会也随之降低。为了让家长放心,区教委指导各校通过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等举措,确保“双减”不减教学质量。

  中山小学在作业针对性、实践性、多元性、个性化上下功夫,全学科推出特色作业,如“十二生肖趣味作业”“二十四节气的秘密趣味作业”“身体测量趣味作业”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临江路小学在校内增加晨、午间阳光体育锻炼项目;校外增加综合实践作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石油路小学倡导作业精选、教师试做、全批全改、情况反馈相结合,摒弃无效作业,提倡作业的个性化和多样性;探索实施学校主导、家长主体、社区主场“三主”学习教育模式,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本学期以来,全区还成立以学校为主体的42支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引导家长认同和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完善课后服务体系

  让学生留下来不白留

  在实施课后服务中,如何让学生不仅能够“留下来”,还要“留得有价值”?大同实验学校把课后服务做成了精心烹饪的“满汉全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课后服务绝不是简单地多留孩子2小时,而是学校教育综合服务的拓展延伸。

  为此,学校科学设计、优化完善课后服务时间及内容,尽力做到作业不出校门、不进家门。同时,开展啦啦操、合唱、田径、创客等11个社团,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审美情趣与艺术表达等综合素养。

  目前,区教委正加快建设、完善“1(作业辅导)+N(素质拓展)”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引导教师从静态知识传授走向实践教学,科学设计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各校平均开设8门实践、拓展、社团等课程,全区参与课后服务学生人数超4.1万人。

  记者 刘 侃

编辑:cqyz_liangzq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