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魅力:渝中精心打造宜居宜游家园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3日

  渝中区大溪沟,对于老重庆人来讲,这里是重庆“母城”的核心地带之一,承载了他们许多梦想和记忆;对于外地游客来讲,这里有重庆人民大礼堂、张家花园山城步道等地标,是了解重庆的一道靓丽的窗口。

  如何让居民住得舒心、让游客玩得开心,成为大溪沟街道一班人抓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他们围绕“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提档升级”的目标,精准发力、勇于碰硬,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努力破解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题,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不断攻克“老大难” 市民生活更加舒心

  近年来,对于居住在大溪沟区域的市民来讲,他们都共同目睹了自己生活多年的环境发生了这些变化——

  洲际半岛小区C栋外长年侵占人行道的施工围墙拆除了,车行道拓宽了,还新增了人行道;华福巷30号存在多年的临时变电站拆除了,去掉了居民出行的“拦路虎”;张家花园平街增设了拦路桩,解决了摩托车扰民、乱停放问题,规范了平街秩序;红球坝小区、建设路小区、大溪沟河街街区设置了临时停车场;巴教村5号、红球坝137号、枣子岚垭114号居民小区废旧物资回收点脏、乱、差、臭等问题得到了治理……

  “渔湾码头那片的违章建筑全部被拆了,这样占道停车的货车少了,噪音也少了,晚上睡得安稳多了。”家住大溪沟街道的王大爷笑道,“等以后这里的滨江走廊建起来,我们锻炼、散步都有去处,环境不晓得好安逸。”

  作为城市老城区和全域建成区,渝中区人口密度大、市政基础设施陈旧,城市管理一直都面临历史包袱重、工作难度大的困境。长年来,门店占道、堆码无序、游摊游贩、街面脏乱等问题是大溪沟街道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大溪沟街道经过认真研究,将因多种原因遗留的问题逐一梳理,专题立项,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力图从根源上化解难题。

  大溪沟街道通过院坝会、社区听证会等方式全面征求居民意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现场施工方案、应急方案、后续管理方案、经费保障方案等,对遗留问题进行逐一销号。尤其是对大溪沟渔湾码头1700平方米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为渝中区改善岸线景观、实施滨江沿线整治打开了突破口,周边居民拍手称快,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

  “城市管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因此我们将不断整合辖区资源,求实创新做好城市环境整治。”大溪沟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传富表示,在渝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溪沟街道将以建设“品质之城、活力之区、美丽半岛、幸福渝中”为目标,不仅做到重拳出击破解历史遗留难题,还落实了辖区92个网格的管理职责,第一时间解决发现的城市管理苗头问题。

  目前,辖区居民一致表示,他们居住的环境正在一天一天变好,生活越来越便捷。

  整治与保护相结合 挖掘文化旅游价值

  走进渝中区马鞍山片区的小巷,布满青苔的青石板台阶层层叠叠,路边盘根错节的黄桷树枝繁叶茂,台阶两旁的石砖房颇为破旧,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

  据介绍,马鞍山片区聚集着大量精美的老建筑,多位历史名人故居集中在此,融“抗战、统战、党建”资源于一身,部分建筑距今已有80余年历史。沈钧儒、邹韬奋、茅盾、王炳南夫妇、李公朴、史良等曾定居于马鞍山;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也曾驻扎在此,虽然大多都已破败,但它们凝聚了重庆地域文化精髓,是重庆“母城”的文化中心。

  自去年开始,渝中区就对马鞍山片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将6栋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计划,得到了妥善保护。并且与大礼堂、三峡博物馆联手合作,致力于打造“大礼堂—三峡博物馆—马鞍山”片区。

  未来,游客参观完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大礼堂后,可再到马鞍山片区旅游休闲,沿途饱览科学资源、文化产品、历史遗迹。此片区将成为重庆独具人文特色的旅游体验集聚地,实现对重庆文化核心圈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的提档升级。

  为顺利开展此片区保护任务,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以群众利益为中心,广泛开展宣传,做到“征收政策家喻户晓”,为重病、残疾、高龄老人住户上门办理,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细算账、解疑惑”活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大溪沟街道已投入经费800余万元对张家花园步道、一号桥中医院、人民路、人民支路、建设路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文物建筑将逐步进行修缮。其中,张家花园山城步道已进行重新设计施工,全方位体现出最原汁原味的重庆生活,赋予了老步道新活力,成为地区景观新名片。

  大溪沟正在成为人们深度了解重庆“母城”文化的好去处。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让环境之美常态化

  “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我们拓展城市管理理念,确定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从创新机制入手,强化管理、注重监督,全面提升城市街面环境卫生质量,成效显著。”渝中区大溪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街道将人和街、人民路沿线的258家经营门店划分成24个责任区,与经营业主签订承诺书,在每个门店的醒目位置悬挂“一区五包责任牌”,由社区工作人员和有代表性的经营户共同督促执行“门前五包”(卫生、绿化、秩序、安全、规范),形成了城市管理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不仅如此,为解决部分餐饮门店油渍污染、餐厨垃圾、占道经营等长期困扰街道的难题,大溪沟街道在全街300余家餐饮门店中创新推出“三保持五争创”机制(保持店内整洁、保持厨房整洁、保持门前整洁和争创食品安全之星、环境卫生之星、文明服务之星、特色美食之星、企业文化之星),通过日常检查、行业自评、自行申报、综合考核,评出了一批群众满意、卫生安全的餐饮门店,有效带动了辖区餐饮门店主动保持环境卫生的意识。

  针对部分便民摊点市容脏乱、秩序混乱的问题,街道制定出台“三定三好”(定时限、定区域、定责任和保洁好、秩序好、服务好)工作机制,督促各经营户到执法大队进行备案登记,并按顺序轮流值日,及时驱离游摊游贩。对不按“三定三好”规定经营的经营户,街道会第一次责令整改、第二次黄牌督促整改、第三次直接红牌驱出。

  如今,大溪沟街道还建立了微信平台快速沟通渠道,对辖区内出现的“零星垃圾”和“牛皮癣”时刻坚持巡查、处置,并向居民群众广泛开展宣传,增强居民群众环保卫生意识。当前,“牛皮癣”在主次干道基本绝迹,无主垃圾数量降低了90%以上。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