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根植惜福校园 润泽感恩人生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6日

  重庆精一民族小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活动案例

  在重庆闹市中心古老的清真寺旁,坐落着重庆主城区唯一的民族小学——重庆精一民族小学。跨进百年精一校门,都市的喧嚣即刻被这里的宁静跨越,多元的民族文化、丰富的体验场景、扑面的阵阵书香、现代的信息化气息无时不刻都在包裹着你。学校把握教育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恪守“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校箴,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实施“三四三”策略,深化“根植惜福校园 · 润泽感恩人生”德育品牌。通过校长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厘清思路,施行一个仪式、抓好一个课堂、完成一份家庭作业、营造一个节用氛围等“四个一”活动,分年段开展感恩父母和老师、感恩生命和自然、感恩党和社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各族师生积累功德、认知来处、懂得感恩、学会节约,树立起“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文明新风,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成为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的人。

  一、“三会”统一思想,厘清建设思路

  近年来,学校根据市、区委宣传部开展惜福校园试点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启动惜福校园建设工作。建设初期,学校通过连续多次召开校级班子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等“三会”,提高思想认识,厘清工作思路。通过召开校级班子会,认识惜福校园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解读“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出处与内涵,将惜福校园建设内容定位为“积累功德、认知来处,懂得感恩、学会节俭”;挖掘学校“勤俭办学”历史,将“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爱物知恩、节用惜福”十六字箴言确立为学校校箴,指导学校“根植惜福校园 · 润泽感恩人生”惜福校园德育品牌建设。通过召开行政会,确定惜福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梳理学校民族教育课程、课堂、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确立了“基于已有课程、课堂、校园文化的主题教育提升”惜福校园德育品牌建设实施路径;结合学校常年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制定“全校层面实施‘四个一’活动,分年段开展感恩活动提升”的操作方式,并制定惜福校园建设工作方案。通过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分析现行“感恩”、“节俭”教育的缺失,充分认识开展惜福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惜福校园建设工作方案,既明确实施的内容、方式和要求,更明确建设是对现行工作的完善和提升。

  二、“四个一”活动落实,确保行动务实

  (一)施行“一个仪式”。通过餐前惜福仪式,普及节俭箴言,让就餐学生思功德善举、粒米维艰、来处不易。每天中餐前,由值班教师讲解节俭宣言的出处和引申义,然后集体唱诵《锄禾》及16字节俭箴言。学校主要是分三个阶段来推进餐前惜福仪式。第一阶段,通过儿歌融入、与学校理念结合、以点带面形式推进。将引入学生们熟悉的儿歌《锄禾》;把“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爱物知恩、节用惜福”十六字箴言与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改变吟诵内容为“惟精惟一、克勤克俭,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确定二年级为突破口尝试餐前吟诵,然后再向全校推广。第二阶段,在学生熟悉吟诵基础上,吟诵前增加教师的节俭箴言讲解,吟诵内容恢复为“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爱物知恩、节用惜福”,吟诵后增加排队分餐、就餐、餐毕等环节的文明用餐教育。第三阶段,在教师讲解节俭箴言后增加学生“积累功德、认知来处”的分享。目前,学校形成包含“教师餐前讲解、学生分享、箴言吟诵、文明用餐提示”四个环节的餐前惜福仪式,引导学生从不剩饭菜开始,做到感恩惜福。

  (二)抓好“一个课堂”。学校依托“民族教育”课程的全面实施课程育德,通过抓“三会一课”主阵地,结合学科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惜福教育。全校各班级开展“惜福”主题朝会、班会、队会活动,品德学科进围绕感恩父母和老师、感恩生命和自然、感恩党和社会开展教育活动。美术课上利用废旧纸张制作民族服饰、用废弃物品制作民族装饰品;科技课上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科技创作;综合实践课上利用超市废弃的塑料筐种植农作物。通过开展“衣旧情深,节用惜福”主题活动,倡导师生为边远山区小朋友捐赠闲置衣物;开展“爱心书屋”捐赠主题活动,倡导师生为贫困地区学校捐赠旧图书;开展“跳蚤市场”活动,鼓励学生以物易物,增强对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意识;开展“爱心慰问”活动,在重大节假日,组织师生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贫困生家庭开展慰问活动,以善行育感恩之心。

  (三)完成“一份家庭作业”。学校把家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布置惜福家庭作业,以亲子讨论、亲子协作等家校携手方式推进惜福教育。通过布置“与爸爸妈妈讨论什么是功德”的作业;利用“微信家长学校”,开辟“亲子互动”、“心灵鸡汤”、“家风学苑”等教育专栏传递惜福内涵,引导家长从家庭做起,怀善心、尽善责、行善举,以家风助学风。母亲节前夕,与邮政局合作向学生发放感恩母亲的明信片,鼓励学生给妈妈写知心话,为妈妈做事情,画心中最美的妈妈,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通过开展系列亲子活动,共同用废旧塑料瓶、油桶制作水培植物器皿;共同用废旧纸张、塑料袋制作服装,并开展亲子服装秀活动;倡导学生和家长开展“绿动长江——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活动,共同到长江边捡拾垃圾,向在江边游玩的市民传递环保意识,为在江边吃东西的市民发放垃圾袋等,引导学生、家长懂感恩、会节俭,树立“感恩自然、环保惜福”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一个节用氛围”。学校秉承“处处皆课程,时时能感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结合惜福校园的文化内涵,立足校园实际,通过融合、增加、新建、作品展示等方式,打造“感恩惜福”博物馆、体验式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在惜福文化“包裹下”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懂感恩、知节俭”熏陶。一是惜福标识与校园物品、装饰风格融合。在校园的楼道、角落,有师生们喜欢的长江石、中国结、剪纸,通过石头上写字、中

  国结装饰、剪纸造型等呈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审己功德、量彼来处,爱物知恩、节约惜福”16字节俭箴言,同时配以通俗易懂的含义、渊源表述,让师生们直观感受、理性思悟。二是在已有的环境中增加感恩惜福语。在校门开放式书吧增添感恩语,成为念亲恩休闲区;在门厅教师形象墙增添学生心语,成为“感恩苑”;让孩子们在种植各种植物的废弃饮料瓶上增添惜福心语,成为“惜福芳草苑”;在民族师生收集闲置、废弃民族民俗物件建成的休闲区增添剪纸风格惜福箴言,成为“惜福民族吧”;在图书室、音乐室、体验室增加废弃旧木条、木门、窗户来处说明,成为“校园的老街记忆”;在陈设有师生捐赠、收集的大哥大、BB机、电影放映机、胶片相机、旧电脑等废旧电子产品的信息技术体验室增添剪纸风格惜福箴言,成为“惜福时光角”。三是提供学生惜福作品展示。在社团苑展示学生的感恩惜福作品;在走廊展示惜福剪纸、惜福书法作品;在楼梯间展示感恩红丝带;在一楼专栏、教室感恩角展示自制的感恩卡、感恩心语。四是新建惜福主题教育区。在顶楼展示生活物品的来处,设置惜福苑;在二楼门厅展示什么是功德,设置功德墙;在底楼楼梯角学生玩耍的地方倡导自我反省静思,设置“审己角”。

  三、“三个年段”体系分解,深化惜福内涵

  为深化惜福校园建设,学校制定出了低、中、高三个年段的“爱物知恩、节用惜福”主题教育培养体系,通过打造班级惜福小书吧、感恩角和分层教育活动,促进惜福校园可持续发展。其中,低段(一、二年级)实施“感恩父母和老师”主题教育,以“读一本父母陪伴我们成长的关于爱的故事书;做一件让父母、老师高兴的事,表达感激之情;制作一张爱心卡感谢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关爱”等方式,涵养感恩之心,达成“孝爱惜福”。中段(三、四年级)实施“感恩生命和自然”主题教育,以“在校园领养一盆花,护一片绿;珍惜劳动成果、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变费为宝,用环保材料制作一件小工艺品美化校园”等方式,涵养生态文明意识,达成“环保惜福”。高段(五、六年级)实施“感恩党和社会”主题教育,以“参加一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当好小小志愿者,能分享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中华魂》读书征文”等方式,涵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达成“感恩惜福”。

  “爱物知恩、节用惜福”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有义不容辞的教育义务与责任。我们将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善行、懂感恩,知来处、会节俭,不断深化惜福校园德育品牌建设!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