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用精神狂欢传承春节文化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8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了。不必细说,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最要的节日,为了这个节日大家早早得就是开始忙活。上班族们总结一年的工作,期盼年终奖金的到来;老板们结算账目,盘算一年来的进账;母亲们打扫房间、准备各种佳肴;孩子们迎来假期,心心念念自己的压岁钱;在外地的人们通过不管是汽车、火车还是飞机甚至摩托,紧赶慢赶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乡。是的,回家就是春节的核心词,春节也是我们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

  大家期待着春节的同时,“春节越来越没意思”的声音也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识,那现在的春节和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呢。以前生活条件没有这么好,只有借着春节的时机,才能买新衣,吃几顿大鱼大肉,可谓是物质的狂欢;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让我们每天都能享受到以前过年的待遇,那现在的春节怎么才能有意思呢,我觉得只有让精神的狂欢取代物质的狂欢,那做到以下的几方面应该是有必要的。

  畅通回家道路。春节最理所应当的事情就是回家,可是这个回不回,好不好回却不是在外的游子一个人能说了算的。首先就是保证春节假期在各行各业能够实施,如果是有需要加班的,也应该落实规定的加班费用。其次就是交通安全、流畅的保障;这几年春节高速不收费和规范摩托车返乡都得到了大家的极力赞同,让我们也看到了堵不如疏的重要性。现在国内的人口流动十分大,春运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移,但是相信我们高铁、高速的快速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短提高,这条路会越来越畅通。

  延续“春晚”符号。春晚从1983年开始,已经延续了二十几年,它有着庞大的收视基础,也是我们国家传播文化,输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坚守这一文化阵地。今年的春晚也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展网络直播等形式,可如果想让春晚持续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新”民俗,最主要要在内容上下功夫,不仅要演观众喜欢看的,还要注意发掘文化深度,这两部分是缺一不可,这可以说是考验,考验的是全体文艺工作者。

  丰富过节方式。这些年过节已经不代表要在家待着,出现了很多新形式,有外出旅游,饭店吃年夜饭,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等等形式,这些都是让大家从以前过节单调的吃吃喝喝打麻将中释放出来的好方法。精神的狂欢需要合适的外在形式,我们的旅游发展应该跟上,各地的民俗活动也要合理复兴,让大家在欢庆中休息,在活动中开始新的一年,不是最有春节意义的形式吗。

  春节不光是回家,更是新一年的开始,这个开始如果要我们来场精神上的狂欢,必然会带来精神上的焕然一新。(文宣)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