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明办主办
毒品猛于虎 明星偶像应“无毒”
来源:渝中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2日

  去年一部取材于2011年“湄公河惨案”的电影《湄公河行动》震撼人心,近日四川凉山布拖县缉毒民警贾巴伍各牺牲的新闻更是使人泪目,许多的普通人对于毒品的危害以及毒品犯罪的可怖有了认识。同时,韩国某人气组合成员吸毒事件曝光,一时间引起广大网友的批评甚至抵制,不免让人联想起前几年前国内某“小鲜肉”吸毒被抓的事件。令人痛心的是,与这些网友“对抗”的不是明星所属经纪公司而是我国规模不小的粉丝队伍。“我只是心疼他压力得多大才会去吸毒。”“明星也是普通人,生活中吸毒的人多了,你们凭什么就对他大加指责。”“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即使他犯错我也不会离开。”......一些粉丝的言论令人咂舌,大家称他们为“脑残粉”。

  “脑残粉”这一概念由来已久,用来统称盲目追星的人。而这些人中大多是年龄较小,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有着青春期的小烦恼,与亲朋相处或许并不融洽,将一个明星视为偶像甚至作为精神支柱似乎是安抚他们内心的一剂良药。他们人生阅历不足,三观尚在形成阶段,来自外界的声音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公众人物,有着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影响力,理应认清并担起自己向青少年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吸毒行为虽不构成刑事犯罪却也已然违法,应当受到行政处罚。吸毒的危害远比影视作品呈现的更为严重,吸毒人员出现幻觉残忍伤害身边人的案例并非骇人听闻;贩毒人员的拼命顽抗都预示着缉毒英雄的牺牲,我们之所以享受现世安稳,是因为有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法律对吸毒者的处罚虽然较轻,但他们也是毒品犯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一些问题明星占有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却没有担起与之相应的向公众传播正能量的责任,甚至触犯了法律这一对人们行为的最低约束,带来的影响很恶劣,向青少年传达出“吸毒也不是件大事”的信号,这对于吸毒低龄化的现状十分不利。

  通过明星偶像向叛逆期的青少年传播正能量,帮助他们顺利走过人生的这一特殊阶段本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大多数年轻偶像都能做到自律,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带动粉丝参与慈善、志愿活动,或是劝说接机、蹲点的学生要以学习为重等等,这些行为都能够引导青少年追星不盲目、多参与正能量有意义的事情,三观的树立也就不会“跑偏”。对于那些已经曝光的问题明星,应当加大对其惩处力度,包括对其事业发展的限制以及道德上一定的谴责,让青少年们意识到触犯底线的严重性。(王曦)

编辑:cqyz_pengc
主题活动更多>>
微博
地方文明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