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长寿文明网 > 长寿文脉
叶瀚骏:传承长寿非遗 弘扬长寿文化
来源:      发表时间:2020-07-29
  

 

 

  

  7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卫古路附近的勋勋食品公司看到,生产车间正加紧生产米粉,另一边的废弃房屋正进行改造。公司负责人叶瀚骏告诉记者,他准备把这间废弃房屋改造成长寿米粉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长寿米粉。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90后”承担着传承长寿米粉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叶瀚骏说,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叶瀚骏的父亲也是一名很退役军人,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怀揣着当兵的梦,而且特别想当海军。2009年,17岁的叶瀚俊离开家乡,毅然登上开往军营的火车。刚到部队,叶瀚骏被派到炊事班。经过一番磨炼后,叶瀚俊成功考入海军陆战队。

  2011年,叶瀚骏退伍回到家乡,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打算先学文化后图发展。于是,他一边自谋职业,一边自修重大MBA课程,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

  叶瀚骏家中是经营米粉生意的,厂子不大,总是局限在长寿发展。学习了MBA课程后,他提出成立公司,改进米粉生产工艺,提升长寿米粉品牌价值。他发现,米粉这种纯天然的健康食品只在长寿周边一些区县比较受欢迎,而在重庆主城和万州、黔江地区鲜为人知。在这些地方占据市场更多的,是和米粉比较相似的河粉。

  “要拓展市场首先要提高产量,而长寿米粉的传统做法完全依靠人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缺乏统一标准。”叶瀚骏立即与广东一家食品设备制造厂联系,投入20余万元引进一台米粉机,转向机械化发展。

  看着崭新的机器,从事多年手工制作米粉的工人们都抱有怀疑态度,他们担心用机器做的米粉没了原来的口感和味道,会失去顾客。家人和朋友也建议他不要冒险。然而,两年的部队生涯塑造了叶瀚骏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品格。他一头扎在生产车间,研究机器,并一次次试验,探寻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蒸汽温度等最佳设置数据。

  通过不断努力,叶瀚骏终于用这台机器生产出满意的长寿米粉。“手工一天只能生产1000斤,机器一天能生产10000斤!”叶瀚骏说,机器生产不仅提升了效率,也让米粉的外型更加统一。

  随后,叶瀚骏积极与区内外各大商超对接,推介长寿米粉。如今,公司生产的米粉已销售到重庆各大超市,部分销往市外。他还把长寿所有从事米粉加工的人组织起来,成立米粉协会,通过协会统一选购优质大米,制定制作标准,保证米粉质量。

  经过几年经营,叶瀚骏发现,长寿米粉这门传统手艺正面临失传风险。为把它发扬光大,叶瀚俊决定承担起长寿米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任,目前已通过区文旅委审批。

  现在,叶瀚骏计划投入300余万元,建立米粉博物馆,让更多人通过博物馆了解长寿米粉的历史、制作工艺等,现场体验长寿米粉文化,为长寿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李秋晨

中共长寿区委宣传部 主办 | 地址:重庆市长寿区行政中心
邮编:401220 电话:023-40246099 工作邮箱:1984272160@qq.com
copyright (c) 2015 重庆市长寿区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